9月27日农历九月初二,磐安“浙八味”特产城的中药材交易中心人头攒动,药商药农买进卖出,一笔笔交易数据上网,成为全国中药材行情的影响因子。
常年驻守中药材交易市场的药商陈永强特意购进一批品质上佳的贝母切片,从中筛选分拣出600公斤顶级品,打包发往广州通过外贸企业销往日本,客户给出97元/公斤的高价,同比去年涨30%。有着30多年药材交易经验的陈永强,是磐安6.5万中药材从业大军中的一员,产品品质提升、行业发展加速、外国客商青睐让他对药材“牛市”信心十足。
中药材产业云端、地头双迭代升级,是磐安这个深山小县在金华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征程中的一朵浪花。谋变求实,山城磐安打造开放新局。
转思路
“山里一张床,
赛过城里一间房”
“你家厨房美味飘香,我们寻味而来。”国庆期间,来自仙居的游客刘小颖在游玩之余,走进所住的故隐民宿后厨,对干净的厨具和整齐摆着的一盘盘红烧肉点赞不已。
民宿业主羊央芬道出缘由:“都是土猪肉,土灶又整洁,配上好厨艺,炒出的菜能不香吗?”
3年前,盘峰乡灵江源村三亩田自然村将老屋全部拆除,花重金委托浙江大学专业团队规划设计,打造出的22家高端民宿,一跃成为全县旅游亮点。村民羊央芬返乡创业,她经营的两幢民宿共17间客房,每间单价四五百元,国庆节前一周已被预订一空。
作为磐安新晋明星村,三亩田全村床位400多张,餐饮最多时接待3000余人。今年,村庄启动夜间亮化工程,投资80余万元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晚上夜灯闪亮,游客恍若行走在星光里。“客人越来越注重品质,新村更要有新貌。”村党支部书记鲍先进说,今年不少村庄民宿生意受疫情影响,但三亩田生意照样好。
磐安民宿产业起源于乌石村。经营农家乐17年,仅有800多人的乌石村,如今已是年接待游客超70万人的旅游景区村,村民年人均收入突破8万元。“山里一张床,赛过城里一间房。”村民们说,转变思路就是打开财路。这两年,乌石村忙着建新区、造茶楼、引业态,提档升级的目标是建成“全省农家乐第一村”。
花溪景区、花溪村启动改造,村民们坚持所有房屋设计不超过两层半,游步道设计不破坏山体,把污水接到10公里外的市政管网,民宿设计装修坚持高档路线。这些看似费钱费力的举措,给村民带来了高回报。该村60余家农家乐相继开业,民宿年创收超过15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20余万元,花溪“景村共建”模式成全省样板。
类似的创富故事在大盘山腹地开花,“一间房”经济成为磐安山乡的一大富民增长点。
新闻纵深
磐安现有农家乐特色村108个,农家乐1014家,床位1.95万张。省农业农村厅8月公布全省五星级农家乐认定名单,磐安共有14家上榜,位列全省各县(市、区)第一。今年1—7月,磐安全县接待游客168.3万人次,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保持平稳。
找出路
好项目是“发动机”,要有争的韧性
“一根烟囱,十八个职工”曾是磐安工业的写照。后来,磐安在金华成立了开发区,金磐飞地经济成为全国共建共富的样板。复县40年来,山区小县一直在想方设法找好出路,真抓实干谋新出路。
昨天一早,大盘山深处雾气未散,国网新源磐安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工程部主任刘启明起床上山,会同设计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开“现场办公会”,解决一处与设计不符的进场道路施工难点,商定将道路路基加宽1米、走向往左偏移0.5米。巡山是刘启明的工作日常:“全场15个工作面上500余名工人日夜奋战坚持每天多干一点,早日圆上‘抽蓄梦’。”
磐安抽水蓄能电站总投资76亿元,是该县有史以来单体投资最大,也是目前金华唯一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2028年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上缴税收1亿多元。它落地不易:申报长跑25年,经历7届县委县政府、10任县委书记、9任县长,终于接力成功。“争取项目立项是长跑,项目建设我们要加速跑。”大盘镇镇长陈化安全程参与电站从预可研到开工,对两年前“两月丈量4330多亩土地,8天完成148户移民签约,两年任务半年完成”的“抽蓄速度”记忆犹新。电站全面开工后,镇里安排专职调解员,政策处理、报批事项桩桩件件马上办。
刘启明眼下最关心电站通风兼安全洞的进展,昨天这条全长1047米的主洞已掘进641米。工程三班倒24小时不停歇,预计春节前可竣工,为电站主体机房建设作准备。
出路是找出来的,更是干出来的。磐安是钱塘江、瓯江、灵江和曹娥江四大水系发源地,但因山区集雨面积小,源头活水往县外流,一直有缺水隐患。好溪水利枢纽流岸水库的兴建,是磐安找出的另一条新路。
9月14日,台风“梅花”来袭,项目部经理王旭东安排施工人员停工避险,但他自己没闲着。当晚8时许,他拉上项目部人员,冒雨来到水库枢纽上游围堰现场,连夜对基坑排水除险,保护设备和材料等。流岸水库总投资15.675亿元,库容3147万立方米。国庆期间,项目抢抓工期,水库施工便道两侧,几十台大型工程机械不间断作业,重型卡车来回穿梭,200多名施工和管理人员奋战在一线。截至目前,流岸水库工程完成大坝基坑混凝土浇筑约2.8万立方米,引水隧洞开挖量36%、输水隧洞开挖量77%,总长13公里的隧洞已完成6.4公里。按进度,一年半后流岸水库可投入使用,磐安人、永康人将同饮一库好水。
“一个好项目就是一台发动机,我们要争要拼。”磐安县投资促进中心主任傅晓勇说。昨天,他忙着与普萃超临界(广东)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沟通土地挂牌事宜。
今年8月,总投资达36亿元的“超临界中药材纳米加工及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项目”经不懈努力被引入磐安。该项目将为中药材超临界干燥、色谱分离、萃取等环节做好补链强链。
新闻纵深
今年以来,磐安加大招引力度。截至8月底,全县累计签约制造业项目18个,总投资达77.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8个,7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累计落地3个、开工3个,开工率100%,排名全市第一。
“接二连三”,科技为特色产业发展赋能
闯新路
走近浙江大晟药业有限公司工厂化培育基地展示窗,一条蠕动的冬虫夏草活虫,让人大开眼界。
磐安人种中药材已超千年,传统产业在科技加持后不断爆发出新能量。药学博士、大晟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剑今年36岁,是参与磐安中药材产业“接二连三”(打通二三产业)转型发展的“闯将”。
隔着玻璃窗看不过瘾,很多“大晟药业”的访客想走进冬虫夏草培植车间一探究竟,曹剑每每婉拒。严苛的背后,是公司“十年磨一剑”的技术攻坚路。2013年,“大晟药业”决定开发人工冬虫夏草培植技术,曹剑从上海回磐,带队组建由多名教授顾问、6名博士组成的专家团队,从高原采购菌种、原料,10年拼搏终于攻克智能化培植冬虫夏草技术,公司成为全国第二家、省内首家拥有这项技术的企业,每年新增产值上亿元。
“大晟药业”是我国中药材出口50强企业,破壁灵芝孢子粉、铁皮石斛等销往欧美、东南亚各国,外贸额占年销售额过半。这几年,公司注重培育国内市场,2020年起,“大晟药业”主动涉足工业旅游,旅游旺季日游客可达500—1000人次。董事长施深海说:“游客都是‘大晟’的宣传员,我们要当一二三产融合的模范生。”
9—10月是浙贝母播种旺季,大盘山下药农们忙着翻地、播种,秋风过处药香阵阵。9月16日,磐安县冷水镇白岩村一条农业灌溉水渠的两侧,药农曹福操夫妇忙着在田地播种贝母籽,另一对药农夫妇正在为贝母地添有机肥。县中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工作人员宗侃侃在一旁指导:“底肥用每亩120公斤生物有机肥,加上20公斤浙贝母专用配方肥就足够了。”
科学种植给曹福操带来更多“药财”。他算了一笔账:原来一亩地要投入的肥料、农药等成本1200多元。县里推广浙贝母绿色生产种植技术以来,成本下降50%以上,浙贝母品质上去了,今年收购价从去年不到60元/公斤涨到了70多元/公斤,每亩地也能多赚2000多元。在磐安,像曹福操这样直接受益于中药材产业“接二连三”的药农,成千上万。
“浙中药”产业大脑是磐安着力打造的数字化应用平台,其“全景应用”模块中的三产融合全景很有看点。它将全省中药产业上游、中游和下游根据中药种类、方剂类型等拆分成35条细分赛道和809项特征要素,并与全国数据进行关联融合,可准确研判价格走势、药材产量。
磐安县中药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盼说:“‘浙中药’是全省目前唯一打通一二三产数据、智能分析配置资源的产业大脑。”
今年以来,磐安“浙中药”产业大脑的“浙药通”平台共吸引商家232个,累计成交733笔,交易额达2.09亿元。今年5月,药农郑文梁种植的5亩浙贝母,还未采收,就已在“浙药通”平台被客商预订。
新闻纵深
根据中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磐安力争到2025年中药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中药材产业升级迈入快车道、新赛道。
磐安还将重点打造“1+3+3”特色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休闲旅游产业,培育壮大中医药健康、影视文化、数字经济三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塑料制品、五金机械、建筑业三大特色传统产业。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