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0日讯(记者 尤建明 通讯员 叶侠鸶 赖淼莲)浙江采用胚胎技术繁育的第一头南方奶牛良种“胚胎牛”9日12时28分在泰顺县云岚牧场诞生。
“通过基因组检测,刚生下来的这头小母牛健康状况很好。”该项目实验室负责人肖卫明说,首批移植妊娠的14枚高育种值胚胎牛将于近期陆续降生,今后我省奶牛遗传改良便有了“浙产芯片”,有效打破高端奶牛品种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奶牛种业位于奶牛养殖产业链最上游,良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今年1月,《浙江省现代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着力打造现代种业强省和特色品种大省。在省市县共同推动下,由浙江一鸣食品旗下中星畜牧公司联合浙江大学,共建浙江省奶牛遗传改良与乳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通过选种选配、胚胎生产、胚胎移植等繁育技术,提高良种扩繁效率,组建南方特色核心育种群,攻坚奶牛种业“卡脖子”问题。
肖卫明介绍,通常情况,一头普通母牛一年只能生产一头小牛,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可让高品质母牛排卵更多,这些卵细胞经优质公牛冻精配种后,变成有高产潜力的胚胎。胚胎“借腹怀胎”移植到其他母牛体内,可以生出很多具备高产潜力的优质奶牛。
今年1月,技术人员在泰顺县云岚牧场开展胚胎移植工作。从牧场4万多头奶牛中,选出遗传性能排名前10%的“牛妈妈”,获取胚胎,并将胚胎移植到遗传性能排名后25%的母牛中孕育,以此阻断低产基因遗传,快速激活牧场牛群的高产潜力。
9日下午,在一排排干净整洁的现代化圈舍里,刚出生不久的小奶牛看到有“不速之客”靠近,从围栏缝隙探出脑袋上下打量。小牛的耳朵上挂有一个黄色标签。“这是小奶牛的专属‘身份证’,上面写有性别、出生日期等基本信息,方便跟踪监测。”牧场相关负责人叶侠鸶介绍,牧场依托牛群管理、物联标识等数字化平台对小奶牛开展科学喂养。
“新生代奶牛预计单产可达13吨,比现在平均提高4吨左右,并且乳品质高于普通奶。”泰顺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张超西算了一笔账:胚胎移植投入6000元左右,一头低产奶牛生下高产奶牛,相比自然繁殖的奶牛,可为牧场增加收入约5万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