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6日讯(记者 翁云骞 共享联盟·余姚 劳超杰 通讯员 朱丽)这几天,余姚市牟山镇一带的单季晚稻陆续迎来丰收。早上9时许,在青港村的一条机耕路上,余姚市科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冲聪刚跳下收割机,就接到了一名农户的电话。他回应道:“罗师傅你别急,已经安排了人下午去你们那边收,机器也老早就备下了!”
谢冲聪(左)驾驶三轮摩托车运输稻谷。 受访人供图
走进科农合作社仓库设备中心,70多台各式现代化农机依次排列,其中不乏北斗无人机这样的高端装备。近年来,作为新农人,谢冲聪带领合作社加速转型升级,每年投入资金购置先进农机具设备。他说,将继续以机械化流水智能育秧和收割、集粮和稻谷烘干低温贮藏一体化为目标,带着大家闯出一条现代化种粮的新路子。
实现“农业双强”,像科农这样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是关键力量。狮山村农户罗夏明种了100多亩水稻。跟着谢冲聪的步子,这两年他也走上了机械化、技术化种粮之路。“有科农带着种,我们播种、收割、烘干要什么机器一个电话就行。”他说,希望党的二十大以后,农业生产领域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帮助他们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不光为社员和农户提供全程农机作业服务,谢冲聪他们还建起了辐射周边村镇的“庄稼医院”。不论是水稻新品种的试种推广,还是日常田间管理、病害防治,农户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电话或者微信下单。“去年,合作社服务了将近1万亩次的农田,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辐射范围,服务更多农户。”谢冲聪说。
展望未来5年,谢冲聪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农业现代化工厂:“我们正在开发农业设施集成管理数字化平台,以后只要点一点鼠标就能实现农机具和田间设备的远程精准管理,农业生产会更加可控。”他说,希望党的二十大以后,农业领域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为年轻人扎根乡村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和更大舞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