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念好致富“山海经”,杭州缙云大厦“造血”“消薄”有良方

字体:
—2022—
10/30
08:30:34
2022-10-30 08:30:34 来源:杭州日报 记者 吴静 通讯员 钟雷刚 张宇帆

  在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银湖科技城,一座高楼拔地而起,这座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大厦是富阳缙云“消薄飞地”项目——杭州缙云大厦,“项目投入使用后将为缙云县134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每村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6元,为 1.5万低收入群众每年增收100万元。”杭州缙云大厦负责人张勇光说。

  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招商阶段,根据两地实际情况,双方讨论协商后决定围绕数字新零售、生物技术、科技+文创三大产业进行靶向招商。

  据悉,目前银湖已初步形成了以西谷系、润歌系等为核心的数字新零售产业,招引服务商和品牌商的落地,能够在银湖范围内形成生态闭环。此外,双方瞄准“生物+信息”赛道,聚焦IVD(体外诊断)产业,张勇光表示:“体外诊断产业占地小、污染少、产值高、市场广,适合区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大厦还将充分利用银湖环境优美、人文内涵深厚的特点打造文创产业,引进带文化产业的科技公司,打造一个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据了解,富阳、缙云两地按照“三供三保”合作模式,全力实现“造血型”消薄。缙云县负责“供土地指标、供资金投入、供人员管理”,富阳区负责“保落地、保招商、保收益”,为项目解决三年建设期1200万-1500万元的融资成本。项目建成后,第一个五年采取包租固定回报方式,每年按照保底收益不低于总投资的10%获取收益;五年培育成熟后,交由缙云县经营管理,收益采用租金收入加税收分成,富阳区将相关税收的本地留成部100%支付于缙云县,全力支持该县134个薄弱村增强“造血”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持续深化山海协作工程上,富阳改变传统“输血型”模式,在聚焦平台共建、产业共兴、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实现“造血型”消薄。接下来,富阳将逐渐把管理的主动权转移给缙云,通过缙云主动的 “造血”功能,常态化地为本地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合力念好致富“山海经”,奋力打造“两翼齐飞”的共赢局面。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山海经;消薄;致富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