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风向是东北风,蓝藻聚集明显,重要点位要加派力量进行打捞。”一大早,湖州南太湖公用事业管理有限公司水上环境管理部副经理姚春荣到太湖边实地巡查后,将曝气船、蟹爪船、吸泵船等设备安排到位,针对当天蓝藻情况进行高效作业,确保蓝藻日聚日清。
最近受气温和降水影响,太湖蓝藻又呈现散发、多发、藻薄等态势。据姚春荣介绍,除了人工巡查,还会有专业的团队进行无人机巡查,实时图片都会发送在微信工作群中,通过人防+技防,全方位做好蓝藻预警工作,以便及时做好藻情研判,科学调度防控打捞力量,精准发力对蓝藻实现“围剿”态势。
从太湖打捞上来的蓝藻,都会通过运输船,运送至新区的藻水分离站。经过一系列无害化工艺处理后,蓝藻会变成藻泥,进行资源化利用。公司副总经理朱巨建说:“目前一天的藻水处理能力是1000吨,接下去新设备投用后,藻水处理能力可以提升至每天6000吨。”
蓝藻治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不仅是做好每天的打捞和处置工作,为了有效拦截污染物入湖,也防止太湖蓝藻倒灌至内河,新区已完成近一万米的太湖离岸拦截带建设,同时在重点区域设置了水力推流器、加压控藻井等设备,确保岸边无蓝藻堆积。
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太湖蓝藻的生长,主要是由于水体内氮磷浓度升高。为此,新区陆续在太湖沿岸补植了38.8万平方米的芦苇。“芦苇补植不仅可以阻止蓝藻对岸线的侵袭,更能有效降低太湖水体里氮磷的含量,抑制蓝藻生长。”新区生态环境分局环境应急处置中心负责人史晟说。
蓝藻防治工作非一时之事,也不能仅靠一地之力。近年来,该市与无锡市签订了《太湖蓝藻防控协作机制合作协议》,主动开展信息共享、联防联控和协同治理,并引入无锡德林海等专业公司,从人员、设备、技术等多面提供支持,指导和协助新区防控太湖蓝藻。
在“预警、拦截、打捞、处置、修复、联动”这一套完整机制的发力之下,太湖蓝藻治理工作成效初显,太湖水质得以明显改善,连续十四年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织密防控网络,并且提高治理标准和防控硬实力。同时,要和浙江大学、温州大学等院校合作,为水岸同治提供更多科学支撑,确保太湖始终呈现万顷碧波。”新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胡治刚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