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上马新能源 培育农创客

兰溪引进两条“鲶鱼”搅活市场

字体:
—2022—
11/22
07:54:54
2022-11-22 07:54:54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徐贤飞 薛文春 共享联盟·兰溪 朱窈 郎擎宇

  浙江在线11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徐贤飞 薛文春 共享联盟·兰溪 朱窈 郎擎宇) “叮叮!”收到银行到账提醒,浙江欣旺达电子有限公司90后工人邵火佩会心一笑。从纺织工人跳槽成为锂电池工人,他的月平均收入涨了2000元。

  作为老工业基地兰溪,纺织业一直是该市的“用工大户”,规上企业从业人员约有4万人。今年,随着新能源电池产业兴起,新增就业岗位近2万个。这条“鲶鱼”搅动了当地用工市场。兰溪市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至9月该市规上工业平均用工人数73918人,同比增长10.8%;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增长22.1%。

  受各种因素影响,兰溪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仅3.83万元。如何让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是兰溪市在共同富裕新征程的重点和难点。为此,该市专门组建了共富争先大会战指挥部,建立工作专班,成立理论创新课题组和共富专家委员会,构建起“指挥部统筹+专班化运作+课题组研究”模式,寻找破题方法。

  今年初,一支由市领导、本土企业家、在外乡贤等组成的共富专家团,着手对比研究兰溪与长三角兄弟县(市、区)的收入差距。他们认为,兰溪人“小富即安”,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引入“鲶鱼”来搅动。

  第一条“鲶鱼”放到工业。前些年,随着浙江欣旺达电子有限公司开工运行,一直跳不出纺织、水泥、化工的兰溪工业,有了新气象。一般的锂电池充满需要2至3小时,“欣旺达”只需1个小时。仅此一项,“欣旺达”上半年出口额超14亿元,占全省锂电池产品出口额的三分之一。为放大这一优势,兰溪以欣旺达为“链长”,陆续引进了涵盖基膜涂覆、正负极材料、锂电池外壳等领域的上下游企业。既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又能在用工市场上与纺织、化工等企业形成竞争,倒逼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工资水平。

  第二条“鲶鱼”放到农村。今年以来,该市注重农创客、乡村运营师的培养和引进,出台了地标农产品精品化、农民闲置房屋流转办民宿等政策,成立“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引进培养400多位“新农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到“种养+产销”农业全产业链中,推动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农村流动集聚。

  据统计,前3季度,兰溪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63元,同比增长7.1%,高出金华平均增速2.8个百分点,增速位列金华地区第一。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兰溪市;浙江责任编辑:杨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