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8日讯(记者 张梦月 马赛洁 共享联盟·上城采荷 缪颖玥 共享联盟·采荷社卫 吴薇薇)12月4日,杭州发布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的通告;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了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十条”。
短短几天,杭州人的生活正发生着显著变化。
社区是城市的最小细胞,也是最能感知居民生活变化的触角。措施优化以来,社工们在忙什么?有哪些直观感受和困惑?居民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记者来到上城区采荷街道,从这个典型的城市社区中,一窥防疫措施优化调整后的变化。
隔离居民少了,问的问题不一样了
措施优化前,只要发生疫情,社工们就都要扑进居家隔离、流调溯源、密接转运等繁琐工作中。现在,社区还会这么忙吗?
“忙,但忙的重点有了变化。”静怡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施政点点头。
跟着这个社区“大管家”,我们走进这个毗邻四季青服装街区的社区。
这是一个典型的复合社区——
静怡社区共有4个小区,包括2个高层住宅小区和2个多层住宅小区;社区总人口2235户,约7800人,其中,外来人口占35%至40%。
“措施调整前的这轮疫情,最多时有25户居家隔离,每天至少200条流调核查信息下发,社区热线电话24小时响个不停。”施政说。此外,社工还要承担沿街商铺健康码扫码巡查、便民核酸检测点点长等工作。这意味着11名社工中,每天固定有1至2人要开展流调溯源、1人值班接听社区电话、1人一天三次巡查沿街商铺、1人担任核酸检测点点长等。
措施优化后,施政和同事们明显感觉到两个变化——
一是居家隔离人数和流调核查信息量显著下降。
“以12月6日为例,目前只有3户居民居家隔离,当天社工需要开展流调的信息不到10条。”施政说,现在流调工作只占用了社工的小部分时间,社工可以告别“人海战术”和“日夜颠倒”,精力回归到本职工作上来。
二是社区热线电话和上门咨询的主题变了。
施政说,从前,核酸问题是社区热线电话咨询“榜首”。不管是在交通场站遇到核酸问题“卡壳”,还是便民核酸采样点排队太长,或是隔离居民等待上门采样太久,社工都要花费很多时间耐心劝解和引导。
“现在大家来问得最多的就是新冠疫苗的接种问题,原来是我们追着老百姓屁股后面求他们打,现在大家意识到了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施政说。
“新十条”中提出:各地要坚持应接尽接原则,聚焦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加快提升8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率,作出专项安排。“社区内共有1100多位老年人,之前我们开设过社区疫苗专场,接下来我们也正在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商量,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打疫苗的便利,确保有需求的居民都能应打尽打。”施政说。
一天要打100多针新冠疫苗
措施优化后,社区里哪些地方变得热闹了呢?
“应该是我们这里吧,打疫苗、配药,这两天络绎不绝。”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科长张腊说。
记者见到张腊时,她正在门诊坐诊。
“张医生,我要配点感冒药。”“感冒药都配完了,有货了再通知你。”12月4日以来,这样的对话,张腊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像泰诺,我们5日下午刚进了200盒,不到一天就配完了。”
根据“新十条”要求,不得限制群众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
张腊建议,居民可以简单备一些非处方药,以应对冬季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但不用盲目跟风囤药,出现症状可以来社区医院就诊。”
记者注意到,门诊间隙,张腊忙着回复签约病人的微信咨询。“这两天不断有人来问新冠疫苗,帮家里老人问能不能打的咨询特别多。”她说。
采荷街道新冠疫苗接种点设在四季青服装街区旁,中心防疫科科长祝夏璐说,12月6日下午1时30分到4时30分,接种点已接待了104位居民,包括99位成人和5位儿童。成人中,60岁以上老人64位,其中37位是打第一针的,年纪最大的91岁。
“措施优化前,每天最多打二三十人,现在一下子增长了五六倍。”祝夏璐说,为应对“大客流”,当天接种点还临时增开一个接种台。
对于7日下午发布的“新十条”,张腊说,接下来社区将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
亟需一张社区版防疫“明白卡”
社区作为离居民最近的“政务服务窗口”,在一线感知居民生活节奏变化的同时,也在直面大家的疑问和困惑。这些天,哪些问题最“刚需”?
社区回答有“二”:
第一,核酸检测还做不做?采样点会不会撤或采样降低频次?
按照“新十条”规定,将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小频次。
不少人心里还是挂上了问号:随处可见的核酸采样点,会减少甚至消失吗?如果有去特殊场所的需求,能否就近找到核酸检测点?
目前,静怡社区设有2个便民核酸采样点,一个是位于居委会附近的九洲大药房,另一个在观音塘公园。4日以来,核酸采样点的采样量下降了15%。“目前2个便民核酸采样点的采样时间和地点暂时不变。”施政说,但接下来是否要调整,尚未可知。
第二,有了症状或者确诊阳性后,怎么办?
记者在社区随机采访居民时,大家的疑问都很相似:如果我出现了新冠肺炎疑似症状,或是通过抗原检测发现是阳性,接下来该怎么处置?
虽然“新十条”中表示,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但落实到具体社区管理上,目前,缺少“起而行之”的流程规范。
这个问题,同样是社区面临的困惑。
此前,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盛吉芳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有相关症状,不要一窝蜂地去大医院,可以先去社区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也有相关医疗专家建议,一般患者可在家观察治疗。
“居民如果自测出现阳性,是否要告知社区,社区应采取哪些进一步措施,我们认为亟需一张社区版的防疫‘明白卡’。”施政说,目前社区只能做一些临时性的预案,遇到问题随机应变,“目前还是以做好疫苗接种、宣传个人防护为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