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8日讯(记者 李娇俨)之江大地,文脉源远流长。
这里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实证地,向世界宣告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真实过往,无愧于“文物之邦”的美誉;这里是百年党史的起航地,一叶红船向未来扬帆远航;这里是千年宋韵文化传承展示高地,衔接起古今的浩瀚时空与深厚积淀。
追根溯源,是2003年开始实施的“八八战略”,把进一步发挥浙江人文优势、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作为重要举措,推动浙江文物工作砥砺前行。
继往开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把文物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浙江文物事业取得不俗成绩——
十年来,浙江新增世界文化遗产3处,新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3处,建成3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公布25个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81处增加至281处,全省登记备案博物馆从252座增加至420座……遍布全省的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展现着古老文明的绚丽风采,书写出这片土地上的文物事业新篇章。
洛阳铲——
持续发掘历史大成果
一把洛阳铲,“挖”出了人类历史长河的记忆碎片。从史前星火,到古代辉煌,再到近代变革,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被不断发掘,始终流光溢彩。
2022年,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再现“千年商港”盛况。瓮城、水门头、成组码头等保存较好的古代遗迹,沉船及数以吨计的瓷片堆积等,还原了宋元时繁荣的港口景象,国内外罕见。
此非个例。细数这十年,浙江考古成果丰硕,享誉中外——
“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屡见浙江身影;七里亭遗址把浙江人类史上溯至100万年前;浦江上山遗址发现了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遗存;余姚施岙遗址发现了迄今世界上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古稻田遗存;义乌桥头遗址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彩陶、米酒;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遗址;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系统、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项目等获评堪称中国考古界“奥斯卡”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十年探索,积微成著。浙江累计考古发掘项目537项,发掘面积超56.3万平方米。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中国大运河(浙江段)和良渚古城遗址相继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项项考古成果,实证了浙江是世界稻作、茶叶、漆作、瓷器的主要起源地,成就了浙江作为世界稻作农业之源、丝之源、茶之源和瓷之源的美誉。
红色印记,铸就浙江百年奋斗最鲜明的底色。
十年来,《关于浙江省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的意见》出台,全面启动了革命文物的专项调查、抢救保护、管理研究等工程。我省公布了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547处、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9061件/套,现有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218家,让红色革命遗迹可追可寻。
依托红色根脉,一条条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延伸开来,走进百姓生活;“百年党史文物说”“革命文物青年说”系列活动,传颂革命文物背后的精彩故事;376个红色主题展览、2127场相关活动,接待观众近1000万人次,让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得更加生动鲜活。
各色文物遗迹,绘就浙江独有的斑斓色彩。我们也欣喜地发现,浙江的文化土壤正变得愈发深厚。
皮卷尺——
精心丈量文保强屏障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皮卷尺,多用于测量挖掘坑深度和长度,以及物品的位置。浙江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就是拿出一把皮卷尺,及时、准确、全方位地为文物测算“保护区”,构筑起铜墙铁壁的保护屏障。
未雨绸缪。历经八百年岁月洗礼的古月桥,在义乌家喻户晓。雨打风吹,它逐渐变为危桥。在对古月桥进行预防性保护修缮后,年久失修的古桥得以通行,“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重回宁静的村庄。因古月桥修缮工程成功践行了最小干预、预防性保护的理念,荣获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优异项目奖。
十年来,我省文物保存状况得到有效改善。523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缮项目、907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缮项目陆续完成;启动“拯救老屋行动”,试点县松阳的265幢老屋均成功修缮并通过验收,1200多幢传统建筑实现挂牌保护;200多座宗祠、20多座古廊桥得到修缮,相关成果获得2019年联合国人居大会推介,在全国推广。
十年来,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省级《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制定出台,《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温州泰顺廊桥保护条例》《台州府城墙保护条例》《丽水市革命遗址保护条例》等27部地方性法规相继出台,全省文化遗产法制保护体系进一步健全。
我们看到,全省上下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保护屏障日益牢固。
十年间,我省查处整治文物安全隐患7321处、文物法人违法案件48起;省公安厅、省文物局联合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5次,破获一批文物犯罪案件;省消防救援总队、省文物局开展文物火灾专项整治行动8次,消除一批重大文物火灾隐患;率全国之先组建省级文物安全巡查队,推动各地成立“妈妈护宝队”“企业家护宝队”等护宝志愿者队伍,着力构建“人人都是文保员”的群防群治新格局等。
如今,保护文物的意识在这片中华文化的富集之地不断觉醒,承载着使命与荣光的浙江文物事业,必将继续绽放绚烂光辉。
编织袋——
智治兜住文博妙乾坤
一件文物,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一处遗产,包含着文明传承的密码。提取后的文物,往往会被贴上标签,放入编织袋。每个标签,都是文物的身份证。
如何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深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
作为数字化改革排头兵的浙江,以数字科技创新,为文物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全省实施文博领域数字化改革。建成浙江省文物博物馆综合管理系统,打造文物资源的数据驾驶舱;上线文物安全智慧监管应用,实现文物安全分色预警管理。
丝蛋白加固技术、绉丝纱包覆技术等纺织品文物保护“黑科技”,将来自仰韶时期、北魏、唐、南宋、明清的脆弱丝绢一一复原,在博物馆内供观众领略古老技艺的魅力。
全球领先的扫描、建模、3D打印技术,让端坐于石窟中的佛像走出悬崖峭壁,实现不可移动文物跨地域展览,中国五大石窟在同一展厅内汇聚一堂。
一桩桩凝聚民族文化情怀的愿望得以实现;一项项重大文化工程落成,昭示历史。分藏两岸60多年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卷、无用师卷在台北合璧展出,成就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历时16年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为12450件(套)中国古代画作建立起精准数字化档案,让“国宝”级文物以“数字化”形式回家;《越地藏珍——浙江馆藏文物大典》、《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第一辑)等出版,勾勒之江大地的文物故事;“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探究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技术工艺等,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提供新路径。
文明的声音,传得更远了。
连续3年,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浙江带来的“互联网+中华文明”展览成为特色亮点;连续3年举办的“丝绸之路周”活动,吸引22个国家的200多家文化机构、累计5000余万人次参与联动,并推出“丝绸与丝路:从杭州到撒马尔罕”等国际性展览;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良渚行活动、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可持续发展2021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不断提升浙江文物事业的国际影响力。
新时代十年,浙江文物工作被一系列新成就点燃。如今,我们到了从文物资源大省向文博强省进军的重要关口。唯有披荆斩棘、奋勇直前,才能不负新时代的使命。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