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沈烨婷 郁馨怡 通讯员 谢震宇) “你好,请问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14日一早,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卫生院已有不少患者就医,院门口的预检分诊区内,大家有序排队入院。过去一周,大桥镇卫生院的日均接诊量在1000人次左右,相较此前有所增长,其中发热诊室的日均接诊量为80多人次。
随着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基层卫生院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如何统筹医疗服务与疫情防控?患者的就医需求能不能满足?医院运转还灵不灵?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实地探访了嘉兴多家基层卫生院。
测温、问询、发放红黄蓝三色分诊卡,再引导患者通过不同通道分别进入诊区就诊……上午8时,大桥镇卫生院预检分诊区医生倪慷琦已经开始忙碌。
对于基层医院来说,逐渐攀升的就诊量,就是第一波“承压测试”。而预检分诊区是就诊人群入院的第一道“门”,也是医院接触病人时间最早、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部门,科学管理尤为重要。
“有发热等症状的患者,我们就发放红卡,引导去发热诊室就诊;黄卡发给看普通门诊的患者;如果是陪同家属或者办理健康业务的,正常情况下发放蓝卡。”大桥镇卫生院医务科副科长李海萍说,发放三色卡的目的就在于将患者进入诊疗区域前就科学、规范、有序地分流,最大程度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可能。
得益于有序的预检分诊,我们看到,大桥镇卫生院的门诊大楼内秩序井然,没有出现排长队、拥挤的情况。
“不聚集”也是南湖区七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前保证门诊秩序的原则。“我们根据当日的接诊量,动态调配,方便患者及时诊治。”该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吉俊儒说。
第二波“压力”给到了发热诊室。“冬天本就是流感高发期,目前我们诊室的日均接诊量较一周前增长一倍多。”大桥镇卫生院发热诊室医生曹伟超说,医院迅速应对,将医护力量扩充了一倍,目前基本能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
吉俊儒说,对于基层卫生院,除了增加医护人员的储备力量,还需要做好重症病例的识别和转诊工作。
而医护人员自身的防护也成了关注焦点。吉俊儒说,中心医护人员的防护物资已预备,医院通过多项措施守护医护人员健康,尽力减少因感染导致的医护减员情况。
特殊人群、重点人群,可以说在经历第三波的“承压测试”。作为居民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家庭医生的感受更为深刻。七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家园卫生服务站医生盛美珠最近时常接到签约患者的电话、微信咨询,老人、年轻人都有,话题离不开疫苗、备药,诉求都是预防新冠感染。
“一方面是让居民了解如何居家隔离,另一方面就是针对大家的顾虑,对他们做好心理辅导,引导他们客观认识这个疾病。”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评估工作是盛美珠的另一个工作重心,近期她明显感受到老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意愿更高了。
在采访中,基层卫生院也坦言,目前还未到暴发期,许多难点问题还未完全暴露。“比如,血透患者如果出现感染该怎么做?此外,我们目前正在思考分时分区诊疗等措施。”吉俊儒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