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一季度它们一路狂飙 长三角有哪些“潜力股”值得期待

字体:
—2023—
05/13
13:51:18
2023-05-13 13:51:18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叶星辰

  近日,长三角41市一季度GDP数据已经全部发布,头部的万亿城市群稳定输出,在新兴产业上取得了高增长;腰部城市群集体发力冲击万亿门槛。

  不过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长三角还有很多“潜力股”,值得期待。例如“江苏十三妹”连云港此次凭借着9.5%的GDP增速领跑长三角。浙江衢州、舟山增速纷纷破7%,实现高质量发展。

  连云港成为长三角一季度增速冠军 图片:连云港发布

  最高增速9.5%,连云港又逆袭了

  也许是受到了去年年底GDP被“老对手”宿迁超越的刺激,连云港在今年一季度甩开膀子狂飙,不仅凭借着9.5%的增速,重新超越宿迁,甩掉了“江苏十三妹”的帽子,还拿到了长三角一季度的增速冠军。

  作为江苏最重要的港口城市,连云港始终未能真正将区位优势转成发展优势,不仅经济表现一直不温不火,而且还在2022年底,成为了江苏的垫底城市。

  不过对连云港来说,“触底反弹”也许是一次新的机遇。

  记者关注到,今年江苏设区市集体下调GDP增长目标,连云港却将目标增速,由2022年6.5%上调至2023年7%,成为了江苏唯一一个增长目标不降反增的城市。

  连云港敢立下这份“军令状”,不仅是因为被宿迁超越后,本身已经到了一个退无可退的境地;另外一点,也是连云港已经找到了破局的关键之点。

  此前,有专家分析,连云港无法发挥港口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发展没有亮点,还不能支撑起港口的发展。因此,连云港就将“全力做强主导产业,推动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

  从一季度发布的数据来看,连云港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9.8%,全社会用电量增速33.4%,工业用电量增速50.4%,三项指标增速均居江苏省第一。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投产,的确有效带动全市工业产值快速增长。

  而重回倒数第一的宿迁,其实也在一季度有着不错的表现。一季度,宿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4.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对比GDP名义增速,连云港、宿迁都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高达12.0%、10.6%。

  可以看出,在“倒数第一”的刺激之下,反而双双激发了连云港与宿迁的发展潜能。

  舟山今年一季度增速也达到了7.1% 图片:舟山发布

  衢州、舟山成为浙江“双子星”

  同样拿到超越、反超越“剧本”的,还有浙江的衢州与舟山。

  过去几年,舟山一直是浙江的“增速冠军”,而且凭借着每年超过8%的增速,舟山已经超越了衢州,晋身至浙江第九城。

  和连云港一样,今年一季度,衢州也凭借着浙江第一的增速,“逆袭”舟山。

  今年第一季度,衢州GDP达到了483.46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位居浙江第一。

  从具体表现来看,衢州的高增速,主要得益于工业生产回升明显。一季度,衢州第二产业增加值197.34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271.24亿元,增长8.0%。规上工业增加值137.96亿元,同比增长9.1%,比1月至2月回升11.5个百分点。

  尤其是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重点行业,衢州都保持两位数增长,譬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了42.1%。。

  被“超越”的舟山其实也也没有必要气馁,因为一季度舟山的增速同样达到了7.1%,在浙江仅次于衢州。

  而且作为港口城市,舟山港域在一季度的各项主要指标可谓各美其美。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舟山港域完成货物吞吐量1.71亿吨,占了整个宁波舟山港的51.66%,同比增长16.1%,高于全省平均8.5个百分点。其中,水运项目投资、水路货物周转量等实现两位数增长。而这些数据,同样体现在了舟山的一季度GDP当中。

  一季度,舟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从主要行业看,船舶修造业、汽配制造业、水产品加工业、石油化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7.7%、22.8%、20.4%、12.8%。

  池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连续5个季度位列安徽省前2位 图片:池州市人民政府发布

  池州,凭什么拿下安徽“开门红”

  记者关注到,过去安徽的增速冠军一直在合肥、芜湖等明星城市之间流转。不过今年一季度,池州市全市生产总值269.1亿,同比增长7.8%,经济增速居安徽省第一位,比上年全年加快2.4个百分点。

  其实关注安徽就能发现,池州早已经悄悄的“冒尖”。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池州市季度工作分析点评会上获悉,从增速来看,池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连续5个季度位列安徽省前2位。

  从具体表现来看,池州在一季度“夺冠”,靠的是高增长的工业投资。今年一季度,池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21.1%,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40个,完成投资增长108.4%。

  池州又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其实这是一场历时多年的布局。

  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久,池州市市委、市政府就印发了《池州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规划池州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拉开池州建设发展的帷幕。

  在四年时间里,池州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提出了建设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这样一个较为具体的目标。

  最终,池州收获了一张满意的答卷。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长三角;GDP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