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送水上山、送人上岗

鄞州木里两地共结“山海情”

字体:
—2024—
06/19
08:25:46
2024-06-19 08:25:46 来源:宁波日报 记者 王博 通讯员 史挺 鄞州区委报道组 徐庭娴

  这两天,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牦牛坪乡最高气温超过30℃,农业用水进入高峰期。作为全国首个利用自然能提水用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程,鄞州—木里对口帮扶重点项目——自然能提水工程正发挥巨大作用。

  该项目取水点位于海拔2615米处,通过无缝钢管将水提升至海拔3469米处的下沉式水池,每天可提供200立方米的消防用水,覆盖约20平方公里的森林区域。该项目低水高引,除了解决森林草原防灭火问题,还在沿线因地制宜布设多个出水点,用于附近村庄的农林灌溉、牲畜饮水和生活用水,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品质,带来实实在在的增产增收。

  除了“送水上山”,鄞州、木里两地情牵,也育出“送人上岗”就业帮扶的累累硕果。

  38岁的兰马林,来自木里县西秋乡米哑村,如今他是鄞州区姜山镇“金晨包装”的一名工人。现在每月工资6000元,一日两餐在食堂免费吃,这样的生活让兰马林非常知足。2021年以来,包括兰马林在内,坐上“点对点”劳务输出班车来到鄞州务工的木里村民已有370人。

  山海虽远总相连,产业携手路更宽。在位于牦牛坪乡叶村和呷古村交界处的灵芝中药材产业园中,灵芝长势很好,今年预计产值7000万元,是去年的两倍多;宁波企业赴木里县注册成立四川浙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木里县农投公司合作建成菌菇培育基地,大力发展木耳、羊肚菌、香菇、青冈菌等食用菌类种植产业……“灵芝中药材产业园项目平均每亩可为当地群众带来至少1万元收入,为村集体经济带来分红46万元,带动53人就业。”浙江省驻凉山工作队副队长,木里县委常委、副县长洪峰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帮扶;就业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