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晚8时,在2025央视元宵晚会开场歌舞《元宵如意》中,你有留意到镜头里出现的花灯和鱼灯吗?它们来自东阳,制作这些灯的正是花灯制作技艺(东阳针刺无骨花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许宾。
“看到我制作的灯出现在央视舞台上,心情还是很激动的。”许宾难掩内心欣喜。这两天,他在北京参加由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协办的“民俗展演闹红火 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带去了由他制作的3条板龙(许宅花灯)。晚上才结束一天的活动,他又蹲守在电视机前看晚会,节目中出现的花灯正是他制作的东阳针刺无骨花灯。
东阳针刺无骨花灯于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融绘画、刺绣、建筑艺术于一体,造型别致,空间感强,立面变化丰富,结构细腻生动,其制作工艺复杂,要经过绘图、粘贴、烫纸、剪样、装订、凿花、拷背、刺绣、竖灯、装饰十道主要工序。针刺和没有骨架是东阳针刺无骨花灯的两大特点。
许宾告诉记者,几天前他接到通知,说自己制作的鱼灯被央视选中,要在央视元宵晚会上使用。没过多久,他又再次收到节目组邀请,表示除了之前定好的鱼灯,希望他能再提供几盏花灯。于是,按照节目组要求,许宾精心挑选了8盏精致小巧的花灯亲自送往北京。花灯图案都是一些吉祥寓意,符合元宵喜乐氛围。
“节目组一开始和我说,不确定有多少花灯的镜头,我说没关系,哪怕不出镜我也很乐意提供。但凡有一点机会,我都要争取一下。”许宾说,这是东阳针刺无骨花灯第一次登上央视的舞台,他希望借此机会能有越来越多人认识金华的这项传统技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