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岱山建强中试基地打通产学研用通道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更快了

字体:
—2025—
06/02
07:17:50
2025-06-02 07:17:50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尤畅 郑元丹 通讯员 邱巧燕

  浙江在线6月2日讯(记者 尤畅 郑元丹 通讯员 邱巧燕)机声隆隆,工程车来回穿梭……连日来,岱山县糖能HMF(5-羟甲基糠醛)全球首条万吨产线施工现场一派忙碌景象。这个总投资3.1亿元的项目将给当地新材料产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浙江糖能作为首家在岱山孵化转化落地的企业,利用大宗粮食产业基地提供的玉米淀粉加工形成的果糖为原料,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岱山新材料研究和试验基地进行中试,催生120多项技术革新,研制出全球首批千吨级HMF产线,打破国际垄断。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带动了岱山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今年一季度,全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38.3%。

  中试,是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是科技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的关键环节。当前,很多企业因场地、资金、工程化等因素面临“中试难”,成为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卡点。为破中试卡点,近年来,岱山结合舟山大宗商品集聚的粮食、原油以及各类化学品储备优势,联合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创新平台,围绕石化下游延链补链场景打造中试基地——岱山新材料研究和试验基地,形成了一批与大宗商品储备、运输、加工相打通的创新团队就近落地转化,构建以新材料为主导方向、精细石化为基础支撑,内聚外联的海上开放创新高地。“我们先前一直在寻觅适合产业化的中试基地,发现这里竟能‘拎包入驻’。”浙江糖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随着HMF千吨线稳定运行,已有包括米其林在内的许多国内外客户上门寻求合作。

  除打造产业中试基地外,岱山还打通完备的产学研用通道,引进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中国科学院海洋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共享实验室,为中试团队和企业提供试验检测、实验室研发、产品试制等专业化服务。不久前,浙江瑞智控股发挥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原料优势,在试验基地自主研发千吨级POE高端新材料催化剂,已被浙石化采用并计划在鱼山基地量产。“我们第二个中试项目将马上跟进,主要研发α-烯烃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浙江瑞智控股集团董事长助理俞建杨表示,在“家门口”做中试,省钱省时又省力。

  建强高能级创新平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一季度岱山规上工业研发费用29.89亿元,同比增加14.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92.9%。海岛上的这场“双向奔赴”,已累计为该县招引落地石化新材料上下游企业70多家、中试熟化项目7个,其中转化落地亿元项目2个。眼下,岱山中试基地的12个车间均排满项目,今年有5个项目可首次将原料等投入已调制好的装置中进行生产。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实验室责任编辑:廖君琳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