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杭州工程师用3D高斯技术,还原了周爷爷和他的照相馆

字体:
—2025—
07/20
08:16:25
2025-07-20 08:16:25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张云山 柳蓬

  在杭州三墩镇陈家桥南街,一家开了60多年的老照相馆门前,三三两两的年轻人驻足拍照。橱窗与墙壁上贴满的泛黄照片,仿佛一首无声的光阴之歌。然而,71岁的店主周泉虎正在与重病抗争,他计划在这个装满回忆的空间里,为自己办一场温暖的告别会——“想在自己还能笑着坐着的时候,跟老街、朋友、胶卷和老底片,好好道一声再见。”

  当老照相馆面临着传承压力 ,一群技术人正用前沿的AI力量对抗时间。群核科技工程师阿航在看到周泉虎的故事后,决心以最新的3D高斯技术,为这座承载几代人记忆的空间打造一个永不消失的“数字回忆录”。

  时间胶囊存储空间记忆,技术让告别不是终点

  从20多岁的学徒开始拍摄人像,周虎泉为三墩镇上以及慕名而来的人们留下了太多珍贵的瞬间,附近乡邻都喊他“阿虎”。

  3D高斯还原的老照相馆。受访者供图

  “有好几代人都在我这里拍照的,爷爷拍过,爸爸拍过,现在是第三代来拍。”他跟钱报记者说,贴在门口的这些照片,都是顾客自己要求展示的。

  没活干的时候,他在电脑上看看股票。每天也没有固定开关门时间,基本随心意,“生意好和不好,我都见识过了,做生意久了,都会起起伏伏的”,他内心还坚守着当年师父传给他的一份初心和热爱。

  去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确诊打破了周泉虎平静的生活。

  “从25岁做学徒开始,我就很努力,总算没有辜负师父,这家店在我手上迎来过辉煌时刻,奔跑半生要停下来了。”周泉虎说这些的时候很平静,和疾病抗争以来,他就想给自己办一场温暖的告别会,看着亲友们说说笑笑,听他们聊聊老底子的事情,也和陪伴了自己大半辈子的照相馆,以及这些相机、照片好好说声再见。

  “照相馆是许多人寻找曾经美好回忆的地方,我不肯轻易将它关掉的。”周泉虎的坚守,源于半个世纪里无数珍贵瞬间的沉淀——从青涩的证件照、甜蜜的结婚登记照到温馨的全家福。

  杭州工程师用3D高斯技术,让记忆永存在比特世界

  “看到周爷爷告别会的消息时,我立刻想起了这条老街。”当听到周爷爷和他的照相馆的故事后,群核科技的工程师阿航当即决定,在数字世界为这座“记忆容器”按下暂停键。阿航对周爷爷充满了敬佩:“老照相馆是三墩街头最沉默的见证者。空间即记忆的容器,是’记忆的物理形态’。”保留它,不仅是保留周爷爷一个人的记忆,更是保留整个三墩社区的集体情感地图。

  3D高斯还原的老照相馆。受访者供图

  传统影像记录是二维的,照片与视频只能固定视角观看。而阿航所在的群核科技采用的3D高斯技术,则带来了一场记录方式的革命。这项基于人工智能的三维重建技术,仅需一段扫描视频,就能将实体空间以极高精度还原为可任意视角漫游的沉浸式数字场景。

  技术层面上,它抛弃了传统几何面片的表达方式,转而采用无数智能化的椭圆点云进行可视化建模。这使得重建速度更快、数据更轻量、效果更逼真,连光影氛围、器物纹理等微妙细节都得以完整保留。

  当阿航的技术团队将镜头对准斑驳的照相馆门面时,奇迹发生了:阳光穿透玻璃橱窗,在泛黄的相纸上投下菱形光斑;木柜台上的老式座机电话,听筒弯折的弧度清晰可见;房梁悬挂的“摩登·无造作”招牌,金属包边的锈迹分毫毕现。

  “最震撼的是光影的还原,”阿航感叹,“那些在柜台积了三十年灰尘的胶卷盒,在数字世界里依然能被阳光照出漂浮的微尘。”

  这座被完整迁移到云端的照相馆,如今成为一个永不关闭的时空胶囊。通过群核科技生成的数字链接,全球网友可随时“走进”浸满岁月包浆的空间:绕到红漆剥落的柜台后,凝视周爷爷修底片的工作台;抚摸墙上1970年代新娘的头纱;甚至能蹲下来看清门槛石被无数脚步磨出的凹痕。

  “空间即记忆的物理形态,”阿航说道,“我们保留的不只是木梁砖瓦,更是三墩人半个世纪的情感载体。”

  技术普惠未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可交互的时光胶囊

  这项被开发者称为“空间记忆手术”的3D高斯技术,正掀起一场记录革命。 在记录方式上,它与传统视频的固定视角不同,可生成可任意漫游的3D场景;在技术实现上,相较于需要专业建模的光线追踪技术,它用海量智能点云取代几何面片,使重建速度提升十倍,普通人也能轻松操作。


  3D高斯还原的老照相馆。受访者供图

  这个项目不仅是一次技术演示,更揭示了3D高斯技术的深远价值。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它提供了一种对抗时间侵蚀的数字化方案;而对普通人而言,它意味着记忆存储方式的彻底升级——从被动观看的相册,转向可沉浸交互的“时光胶囊”。

  群核科技正在研究将这项技术与空间大模型结合,探索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从具身智能训练到日常生活的记忆留存,未来普通人也能轻松创建专属的“全息漫游空间”,存储那些承载欢笑与泪水的物理场景。正如一位网友在周泉虎告别视频下的留言:“幼儿园表现好时去照相馆拍的艺术照,我保存了很久很久……现在我长大了,但那个瞬间永远鲜活了。”

  当周泉虎平静地说出“日子就是这样,要么你把别人忘了,要么你被别人遗忘”,技术正悄然写下第三种可能:以比特对抗消逝,用数字延续温度。老照相馆的橱窗或许会斑驳,但那些贴在柱子上的笑脸、写在光影里的故事,已在云端获得永生。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技术;照相馆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在杭州三墩镇陈家桥南街,一家开了60多年的老照相馆门前,三三两两的年轻人驻足拍照。橱窗与墙壁上贴满的泛黄照片,仿佛一首无声的光阴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