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以文化的自信,推动文化的繁荣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

字体:
—2025—
08/11
07:24:18
2025-08-11 07:24:18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肖国强 王妍妍 编辑 李雅南 章忻

  专家简介:张志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哲学研究》杂志社总编辑,《中国哲学史》杂志总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史、中国近现代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阐释等。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部署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周年。浙江省委提出,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上走前列、作示范,推动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站在新起点上,浙江如何推动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的旗帜和灵魂,对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始终的主题。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是浙江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的必由之路,也是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的根本途径。

  “第二个结合”标注文化自信新高度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在您看来,应如何理解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张志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大鲜明特色。基于对文化的基础性意义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强调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的大问题。同时,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坚定的文化自信是捍卫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树立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2022年9月29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陈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该馆近年来展陈面积最大的展览之一(资料照片)。记者 林云龙 摄

  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文化自信的强调,充分说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透彻认识和深刻把握。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始终贯穿着一条清晰的主线,那就是在坚定文化自信、确立文化主体性的过程中做好“两个结合”。

  “笫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才能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第二个结合”是树立文化主体性的根本途径,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来源。“第二个结合”拓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弘扬与繁荣,同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发展结合起来,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道路一气贯通;打开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宝库,把保持对中华文化理想和文化价值的信心,把坚守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作为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文化主体性的文明支撑。因此,“第二个结合”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成熟的标志,也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浙江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浙江大地一脉相承、一气贯通、一体相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注脚。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一文中指出:“浙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这一论断以文化生命体的大文明观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与浙江精神之间存在的根深与叶茂的有机关联,以接续奋斗的大历史观阐明了浙江精神的根本生成机制是中国人民在浙江大地上千百年来的奋斗实践,以与时俱进的大时代观展示了中华文化中的浙江文化在21世纪迸发的蓬勃生机。浙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浙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浙江文化、浙江精神中蕴含的高度的能动性、创造性,是浙江文化自信的生动显现,也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鲜活例证。

  文化自信是推动浙江文化繁荣的基础

  记者:当下,浙江正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朝着高水平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目标接续奋进。在您看来,浙江文化自信的底气源自何处?

  张志强: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这种自信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源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深刻认同。

  文化自信不是空泛无物的自说自话,而是在历史自信中形成的,历史自信是对历史成就的自信,历史成就是对文化自信的证明。回望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到汉唐盛世文化繁荣、宋明清时期文化传承,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自信,同时也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根基。

  浙江的文化自信,建立在深厚的历史积淀之上。万年上山、八千年跨湖桥、七千年河姆渡、五千年良渚、千年宋韵以及百年红船,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指出,“历史文化、革命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相辉映,使浙江文化闪耀出更为夺目的光彩。这种文化传统,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千百年来始终流淌在浙江老百姓的血液之中,形成了浙江特有的文化精神和人文优势”。

  万年的中华文脉,深深滋养着浙江人的文化自信,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的实施,则让浙江人的文化自信有了更大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2005年7月,他专门围绕“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召开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作出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的战略部署。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以来的20年,是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20年,是浙江人民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的20年,也是浙江从文化大省迈向高水平文化强省的20年,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总而言之,浙江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浙江特有的文化精神和人文优势,就是浙江文化自信的根源,也是新时代推动浙江文化繁荣的历史基础,一定要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在新起点上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

  记者:浙江省委提出,要在守正创新中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您看来,浙江应从哪些方面着力?

  张志强: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文化主体性是文化建设的主题。浙江要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亟须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以此树立起精神独立的文化主体性。文化建设的使命,就是通过坚定文化自信,从根本上避免由于丧失自我从而导致丧失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统合能力的问题。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持走好自己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对浙江文化建设而言,就是要从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中确立浙江文化的历史方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指引的路子走下去,持续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

  我注意到,浙江正以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为契机,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并提出要紧紧围绕建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溯源铸魂传播新高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高地,人文经济新高地,社会文明新高地,国际文化交流新高地这“五个新高地”的战略目标来推进各项工作,统筹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这些部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我看来,尤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把“溯源铸魂”放在首位,擦亮“循迹溯源”研究品牌,特别是要进一步溯源“第二个结合”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自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省域治理中,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上进行了大量前瞻性的探索与实践,为“第二个结合”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素材。浙江应深入溯源、挖掘利用好这些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素材,努力形成更多更好的理论成果,为溯源“第二个结合”作出省域示范。

  二是擦亮省域文化标识,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高地。浙江在文化“双创”上,有着良好的基础。近年来《黑神话:悟空》的爆火、越剧《新龙门客栈》青年演员陈丽君和李云霄等人的“出圈”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浙江应树牢“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进一步创新表现方式、传播方式,将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构建出浙江独有的省域文化标识,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三是打造国际文化交流新高地,推动具有浙江标识度的中华文化更好地乘风“出海”。近年来,网络文学、网络影视剧、网络游戏成为中国文化出海“新三样”,在海外刮起强劲“中国风”。浙江省委也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文化“新三样”出海,这顺应了全球文化交流的新趋势。接下来,浙江应进一步打好“政策+服务+改革”组合拳,更好地推动文化“新三样”出海,不断深化文化传播与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更多的浙江力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文化责任编辑:叶媛媛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