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宁波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制造”创新融合

字体:
—2025—
09/05
07:25:45
2025-09-05 07:25:45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王凯艺

  威晟的智能产线 图片由威晟科技提供

  近年来,随着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加快崛起,一批批人工智能应用标杆企业、服务商更新迭代,数智新产品持续推陈出新,应用场景随之不断丰富,AI产业的发展一日千里。今年上半年,宁波人工智能产业产值达到328亿元,同比增长19.2%。

  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机遇,对重制造、拼创新的宁波而言,制造业不仅是AI应用的引领者,更是AI落地的主引擎与主战场。“人工智能+制造”的加速融合,为宁波制造的再升级指明了方向。

  依托智能制造的现有优势,宁波明确以“智能工厂”为主要载体,推动AI技术走进更多工厂车间,逐步渗透至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当前,宁波正强化顶层设计,编制具体行动方案,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制造业领域落地见效,全面深化制造业数字转型,深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

  AI赋能智造再升级

  前不久,在威晟汽车科技(宁波)有限公司新打造的电机车间里,行业内首条用于生产底盘电机等产品的智能产线正式投用。“新产线由‘自主设计+定制开发’模式打造,在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人工四联绕环节实现生产人员精减,产品精度提升的同时废料率也在下降。”生产负责人张炜介绍,首批为吉利定制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已于近日下线,目前还有不少主机厂对这条产线感兴趣。

  人工智能赋能下,威晟实现了技术的再破冰,及时响应了市场的增量需求,成为宁波制造大力拥抱人工智能的一个缩影。

  宁波作为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智改数转”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已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大优强”与单项冠军企业数字化工厂全覆盖,打造了5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58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领域奖项,以及30家工信部5G工厂,上云企业突破10万家。

均普智能的机器人 图片由均普智能提供

  如今,锚定数字化促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目标,嗅觉敏锐的宁波企业积极捕捉AI风口,启动新一轮的智造升级。舜宇科技全新打造的“光韵人工智能平台”,可依托视觉感知技术优势,融合AI技术,赋能智能终端的多模态应用场景,打开了业务增长的新空间。连年来,公司持续深化数字工厂建设,大力做好数据要素治理,为AI的深入应用奠定基础,打造“未来工厂”2.0版,入选全省首批人工智能应用标杆企业。

  为进一步放大智能制造优势,宁波明确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为主线,计划三年内构建起“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四级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力争到2027年全市国家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重点聚焦汽车零部件、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十大优势行业,宁波还在全国率先发布《“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围绕制造业共性环节与行业个性特点,凝炼“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场景63个,推动AI技术向更多中小企业普及。

  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宁波企业正通过多元化拓新,构筑起更为坚硬的产业竞争壁垒。

  正如炙手可热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均普智能创新融合工业机器人和AI视觉、数字孪生等技术,打造全球首条柔性产线,实现了多种型号机器人的快速切换生产,不仅能支持“贾维斯”系列以及未来迭代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还能再降低约30%的制造成本。这一“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场景的落地推进,为宁波智造描绘了全新的蓝图。

  激发供需潜能强服务

  “以三元控制系统为核心,融合AI大模型技术,我们的‘匠心工业大模型’,通过深度融入供、研、产、管、销、服等工业核心场景,可为客户提供智能决策支持、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运营效率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智昌科技副总经理王丽介绍,在汽车领域“匠心”成功为客户实现减员70%,在家具领域通过产业链协同将交货周期从平均40天缩短至12天,在能源领域减少运维人员40%的同时实现综合节能15%。

  通过鼓励龙头企业联合数字化服务商开发专用AI模型,如今在宁波,已陆续涌现了智昌“匠心工业大模型”等19个工业垂直模型。去年底,全国首个石化行业大模型在宁波落地,并在镇海炼化、宁波万华等石化企业成功首试首用。

  “这一‘场景牵引、模型共创、平台赋能’的创新模式,进一步激发了供需侧的创新潜能,逐步构建起协同赋能体系。”宁波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通过鼓励平台、供应商、工业软件企业从单一供给向工业智能体服务延伸,全市已累计打造省级模型算法、智能体应用7个,培育面向中小企业的“AI+小快轻准”产品94个。

  软硬件产品及服务的供给发力,推动AI技术从虚拟加快迈向物理世界,过程中,数据要素作为“底层燃料”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

  面对市场上语言大模型多、工业大模型少,制造大市宁波瞄准了数据富集的工业制造领域,开展多形式的数据资产开发,推进“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行动,深入实施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培塑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创新“语料”的源头供给,宁波结合实施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着力推动企业数据的广泛汇聚、深度应用,贯通“研产供销服”全制造环节;围绕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需要,提出打造高质量的数据集、语料库24个,同时紧抓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契机,探索产业数据融合共享、安全流通的新路径。

博登智能用AI辅助数据标注 图片由博登智能提供

  掘金AI时代,越来越多企业还在思考如何提升数据质量、激发数据力量。从AI数据标注这一前沿赛道切入,博登智能自主研发的多模态数据标注大模型,可同时处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模态复杂数据,客户涵盖汽车主机厂、自动驾驶企业及腾讯、阿里等知名AGI研发公司。

  从支撑自动驾驶的算法进化,到助力具身智能的技术突破,企业创始人赵捷将公司定位为工业级“数据炼金师”,通过技术创新提炼数据的“纯度”与“价值”,将数据处理从“手工作坊”阶段升级为“智能流水线”。

  眼下,随着博登智能等一批初创企业从人工智能的各类细分赛道冒尖,为宁波推动“人工智能+制造”深度融合源源不断注入粘合剂、催化剂。

  宁波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提速推进人工智能在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普惠化应用,进一步强化企业服务,加快发展本地化优质供给,全力打好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收官战”,积极打造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制造”创新融合高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人工智能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