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两个山塘村 一条共富路 沪浙边界崛起农业科技“强磁场”

字体:
—2025—
09/10
14:06:31
2025-09-10 14:06:31 来源:杭州日报 通讯员 沈璐兰 记者 楼蕲

  初秋清晨,“明月山塘”老街的店铺已飘起袅袅炊烟,准备迎接前来喝早茶的游客。老街内有一条河,以一座山塘桥相连,桥北为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桥南为浙江省平湖市广陈镇,桥两端有两座村庄,都叫“山塘村”,桥两头游人如织。

  聚焦现代农业领域

  2017年,浙江平湖和上海金山以南北山塘为核心,通过党建联建启动“明月山塘”景区建设,统一建筑风貌、共享旅游资源、联合招商运营,逐渐走出了一条产业集聚、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乡村片区组团发展新路子。

  多年来,“明月山塘”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协同发展速度,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资源统筹如何再“拔一拔高度”?项目推进如何再“提一提速度”?“要想巩固和扩大一体化发展成果,就得‘跳出山塘、发展山塘’,进一步突破土地制约、人才短板、市场脱节等发展瓶颈。”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广陈镇党委书记严彬介绍,“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大趋势下,平湖和金山两地在南北山塘的基础上,又联合广陈镇龙萌村、泗泾村和廊下镇中华村,启动‘明月山塘’跨省毗邻区域组团发展,并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由广陈、廊下两镇党委书记轮流担任联合党委书记,5个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党委委员,项目一起抓、难题一起解,合作像‘走亲戚’一样密切,实现‘强核扩圈’。”

  目标已定,新的“跨界”该如何推进?双方将目光聚焦在最具优势的现代农业领域。“我们依托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和廊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资源和优势,打造‘T300农创走廊’,使之成为吸引优质农业科技项目的强磁场。”严彬介绍。

  谈及落地片区的考量,嘉兴佳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尹淑萍说,“我们是做科技服务的,很自然将目光瞄准了上海。但在调研中发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平湖作为浙江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展现出不逊于核心城市的区位能量,尤其是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为科技企业量身打造的政策矩阵,让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除佳莓公司外,如今,京东方后稷、绿迹数字农业工厂等一批农业科技企业纷纷落地广陈,通过产业协作,实现种植在平湖、加工在上海、销售在全国、技术输出在全球的跨区域产业链闭环。

  积极开拓服务业

  在筑牢农业产业优势的同时,浙沪两地又积极开拓服务业“第二发展路径”。在长三角农博汇项目一期建设现场,巨型吊机全力运转。作为上海农产品供应与消费需求保供基地,该项目涵盖冷链物流、集配加工、大宗交易等核心功能,目标是成为辐射长三角区域的农产品集散与交易重要枢纽,计划于今年竣工验收。“平湖‘菜园子’对接上海‘菜篮子’,是水到渠成的双赢局面。”平湖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许建军表示。

  片区发展释放的红利,也吸引了更多市场主体的目光。就在去年,上海啡鑫科技商贸有限公司从上海搬到了山塘村,建设1200平方米的咖啡工厂,发展咖啡豆贸易、烘焙、培训等产业。聊起原因,该公司总经理胡显发说:“这里既有上海的客流优势,又有浙江的成本优势,还能享受当地政策支持。省界不再是阻隔,反而成了吸引游客的独特IP。”

  眼下,“明月山塘”片区正以蓬勃姿态成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现象级”样本。2024年,跨省毗邻区域的5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比上年增长37%,农业项目产值达3.2亿元,旅游综合收入超9000万元。

  “片区发展模式可以多样,成功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打破壁垒、深度协同。”平湖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在“明月山塘”跨省协同的基础上,通盘考虑各村土地、业态、生态等资源优势,一体规划布局,推动产业项目、服务空间跨村集聚,进一步探索构建“东部生态美学、西部产业连片、南部宜居安康、北部老街古韵”的区域共富新图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农业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初秋清晨,“明月山塘”老街的店铺已飘起袅袅炊烟,准备迎接前来喝早茶的游客。老街内有一条河,以一座山塘桥相连,桥北为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桥南为浙江省平湖市广陈镇,桥两端有两座村庄,都叫“山塘村”,桥两头游人如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