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再见!西畈乡小

枇杷树下 光阴成相册

字体:
—2025—
09/10
14:28:38
2025-09-10 14:28:38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倪雁强 王建龙 通讯员 尹世平

  在遂昌县民族中学里,西畈乡的孩子们找到了新的伙伴,有趣的编程机器人课程让他们很感兴趣。

  3个月前,9个孩子的课堂只能填满半间教室,后半间成了雨天孩子们的室内运动场。

  陈列室外,孩子们正在课间打乒乓球,屋内的奖杯和奖牌“诉说”着西畈乡小昔日的辉煌。

  孩子们从一年级就开始住校,每周五下午,是让人期待的回家日。

  西畈乡是版画大师杨可扬的故里,“一丝不苟,黑白分明”的校训刻入了每个孩子的心里。

  语文老师唐豪宗(左一)鼓励孩子们大方秀出才艺。

  每年毕业季,采摘操场边两棵结满果实的枇杷树,是学校持续多年的特色活动。

  2025年6月,走过70年岁月的西畈乡中心小学定格在最后一届师生的毕业照里。

  浙江在线9月10日讯(记者 倪雁强 王建龙 通讯员 尹世平)9月的风,掠过丽水市遂昌县民族中学的校园,来自西畈乡的孩子们在新学校开始了充实的中学生活。新学期,邓欣悦、吴苏凌等7个孩子来到县城住校,他们的父母则再次离家外出打工;程依依、刘欣晴两名孩子随父母前往隔壁县就读。开学第一周,孩子们慢慢适应新环境,认识新朋友。

  如今,他们所在的学校实行全住宿制,提供营养餐,周末有班车将孩子们送到固定点位,再由家长或亲人接回。县城的学校让人充满新鲜感,编程机器人课程让邓欣悦兴奋不已,但偶尔望向窗外的蓝天,还是会让她惦记起离县城百公里山路的母校枇杷树——因为在那里,“藏”着她和同学们的一整个童年。

  3个多月前,他们还在全县最偏远的乡村小学里奔跑。彼时,建校于1955年的西畈乡中心小学,只剩最后一届——4个老师和9个六年级学生。

  曾经热闹的操场,凑不齐一场排球赛;空荡荡的食堂,就餐时间仅坐满一桌;夜幕下的校园,只有一间教室透出亮光……学校斑驳的外墙上还固执地保留着校训——“人生就要像版画,一丝不苟,黑白分明”。

  操场边,两棵枇杷树亭亭如盖,每年毕业季满树金黄的果实,甜蜜了一届又一届学生。但今年,树下的长椅上,师生们互诉心事,在告别中畅想未来。

  近年来,伴随学龄人口持续向城镇集中,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2025年秋天,遂昌县调整了4所小学,西畈乡中心小学成了记忆相册里的相片,原址将被改造成村里的共富工坊。

  这份告别,也是重逢的开始。在新校园里,孩子们得以拥抱更丰富的资源、走上更宽广的舞台。走过70年的西畈乡中心小学,终将带着它的枇杷树、版画和星空,镌刻在一代代人的记忆里。

  再见,西畈乡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西畈乡;学校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