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有老年食堂、社区食堂,那你听过“长辈食堂”吗?在杭州富阳区洞桥镇三溪村,老人们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食堂。每天中午可以吃上一荤两素,只需要8元,85岁以上的老人,不仅能免费吃上热饭,还能足不出户,由志愿者送餐上门。
“富春长辈食堂”自今年3月开始试行以来,切实解决了百余位80岁以上乡村老人的就餐难题,同时为全村768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一个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空间。
为让老人们有口热饭
村里建了个“长辈食堂”
风光秀丽的岩岭湖畔——洞桥镇三溪村,有留守在家的空巢老人,也有一些残障的独居老人,子女在外打工,随着年纪的增长,老人们吃口热饭似乎也成了难事。
富阳区慈善联合总会、三溪村委会等多方联合,共创浙江首个“长辈食堂”,为富阳三溪村的老年人助餐。
在运营上,当地引入社会组织进村运营,同时也用上了村里的志愿服务力量。运营中,村里组织动员四五十岁的壮年带领六十余岁长辈服务七八十岁老人。例如参与食堂的当日工作,洗菜、在餐厅服务,志愿者们都可以免费享用当日午餐。
食堂的蔬菜等食材,村里推动老人自治,开荒种菜,每天都能有新鲜的蔬菜送到食堂。柴米油盐也接受各类企业、个人捐赠,降低运营成本,保障长辈食堂的日常运转,能长时间开下去。
目标是实现自我造血
让“长辈食堂”覆盖高龄、残障人士
每到中午,“富春长辈食堂”里热热闹闹,老人们吃上了热饭,脸上也满是笑容。“长辈食堂”运转最大难题还是运营成本。在老人们笑容的背后,三溪村一直努力打造助餐进村。村里是山区,地理环境特殊,即便食堂里有热饭,老人们出门用餐也是难题。特别是一些残障、高龄老人,走路吃饭对于他们来说实属不易。
加入到志愿者行列的五六十岁的“年纪轻”的老人,当热饭热菜一出来,就会提着餐盒,挨家挨户为有困难的老人送饭。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助互惠的模式,让老人们很温暖。
据统计,三溪村有80周岁以上老人88人,85周岁以上老人35人。目前送餐人员33人,村里希望“长辈食堂”能全部覆盖80周岁以上老人和60周岁以上特殊群体,让老人们都能吃上热饭热菜。
“富春长辈食堂”是针对富阳区乡村年迈老人餐食问题,致力于为乡村老年人提供营养均衡、安全卫生的餐食而发起的品牌活动。为村里老人们增强幸福感和归属感,打造一个本地化、低成本解决中国乡村老人养护难题的自治模型。
“我们努力尝试解决‘长辈食堂’的‘自我造血’问题,即使哪天没有政府午餐补助了,食堂还可以炊烟升起让老人有口热饭。”三溪村相关人士表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