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起航的“伊斯坦布尔桥”轮。 通讯员 向恋梅 摄
浙江在线9月23日讯(记者 胡静漪 张帆 拜喆喆 钱关键 王凯艺)“中国制造”从浙江出发,跨越北冰洋,通过“冰上丝绸之路”进入欧洲市场。22日下午,“伊斯坦布尔桥”轮在宁波舟山港完成装载作业,将经过北极航道,驶往英国最大集装箱港口弗利克斯托港。这标志着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下称“中欧北极快航”)正式开通。
“开通多元的中欧间贸易渠道,将保障我国运输自主性和安全性,在当前动荡的国际贸易体系中增强外贸企业的韧性,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副会长李志远说。
义乌市丹松电器有限公司的电子厨具、蒸汽挂烫机等几十款产品登上了本次货轮。“西班牙、意大利的客户要货急,‘中欧北极快航’比传统苏伊士航线节约一半时间,比好望角航线快一个月,相比中欧班列降本达30%以上,我们多了一个选择。”该公司负责人陈宏说,时效提升也有助于开拓新的欧洲市场。
快航,“快”是最大优势。从宁波舟山港到英国弗利克斯托港单程仅需18天,这是继去年底宁波舟山港开通至德国威廉港的26天“中欧快航”后,宁波舟山港再创时效新纪录,货物抵达时间将精准衔接欧洲圣诞季的备货高峰。
此外,“冷”是独特条件。除了高时效的跨境电商产品,高附加值的储能柜、有安全性要求的动力电池等“新三样”产品也成为货轮“乘客”。“相比中低纬度航线的持续高温,航行在0℃到15℃的‘天然冰箱’中,可保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显著降低冷藏成本。”海杰航运(香港)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李晓斌介绍,目前,首航舱位全部订罄。
不仅支持浙江制造“出海”,本次货轮还从青岛、上海、福州、厦门等港口收货,同赴欧洲。首次将航线延展至北冰洋,宁波舟山港由此全面贯通全球主要通航大洋,进一步巩固世界第一大港的枢纽地位。凭借发达的集疏运网络,宁波舟山港还可接入国内其他港口和内陆点的货物,并辐射韩国和东南亚主要港口,服务国际国内“双循环”。
据悉,“中欧北极快航”取道北极东北航道,航道核心段位于北纬70°以北。货轮将分别抵达英国弗利克斯托港、欧洲最大港荷兰鹿特丹港、德国最大港汉堡港、波兰格但斯克港等港口。受北极航道气候影响,“中欧北极快航”预计全年可往返运营16趟。明年将初步实现夏季通航区间的固定航线布置,并通过冰区加强船队建设,努力实现全年通航,打造航运新廊道、抢抓外贸新机遇。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