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帮一个是一个,能做一点是一点。”这是江秀明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金华市爱心之友社会公益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队队长,这名有着29年党龄的老党员,把“传播正能量、服务群众”当成自己的行为准则,自2016年加入公益团队后,他进社区、走山村,用无私奉献把“助人为乐”当成了自己的“第二职业”。
心愿墙前的“圆梦人”
一次去银行办事时,江秀明无意间看到大厅墙上贴满了一张张彩色的纸条,那是一所民工子弟学校20多个学生的心愿。“想要一个新书包”“希望有个篮球”“需要一套水彩笔”……看着这些稚嫩的字迹,江秀明的心被触动了:“这些孩子跟着父母来金华,生活不容易,我能帮他们圆梦。”
当天下午,江秀明开着车直奔小商品市场。他对照心愿清单,一个个挑选,直到把车后备箱塞满,才放心地往回赶。第二天一大早,江秀明开着面包车来到学校。当时学生们正在上课,学校教导主任热情地接待了他。下课铃响后,学生代表们排着队来到办公室。当江秀明把书包、篮球、学习用品一一送到孩子们手中时,他们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这件事过去多年,江秀明仍时常想起:“孩子们的笑容是最好的回馈,也让我更坚定了做公益的决心。哪怕是一件小事,只要能帮到别人,就值得坚持。”
老同事的“主心骨”
2000年,因企业改制,江秀明离开原单位自谋职业。2017年8月,他牵头发起成立“爱心帮扶小组”,把分散的老同事重新凝聚起来。
不久之后,老同事张华(化名)突然中风住院,家里经济本就不宽裕,高额的医疗费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江秀明当即决定发起募捐,老同事们纷纷响应,总共凑了两万多元。江秀明至今记得,拿着这笔带着温度的捐款赶到医院时,张华的家人红着眼眶说“谢谢”的场景。
此后,江秀明还组织同事多次去医院和他的家中探望,帮着打扫卫生、购买生活用品。
公益路上的“领航者”
“江队长,西市街社区的便民活动准备好了吗?理发师、维修师傅都到齐了。”2016年12月,江秀明加入金华市爱心之友社会公益服务中心,从此正式踏上“职业化”公益路。凭借着热情和组织能力,他很快被推选为志愿服务队队长,这样的便民活动,他每个月都会组织好几场。
2018年,江秀明全年组织参加各类公益活动50多次,因表现突出被金华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评为“优秀义工”。今年3月,他带领团队先后在西市街社区、中山路社区、金钱寺社区组织了5场便民服务。活动现场总是热热闹闹:理发师忙着为老人修剪头发,电器维修师傅修理坏了的电风扇、电饭煲,按摩推拿师为居民缓解肩颈酸痛,江秀明则忙着协调调度、解答居民疑问。
加入金华市爱心之友社会公益服务中心近十年来,江秀明的公益日程总是排得满满当当,每逢节假日,他总会主动报名去市福利中心,给孤寡老人送慰问品、陪他们聊天。
“公益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 江秀明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