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椒江驱车到黄岩沙埠老街,大约需要45分钟。
马路边,抬头看到古色古香的门楼上,“沙埠老街”四个大字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金光——我已站在了老街的入口处。
黄岩沙埠,千年古镇。明万历《黄岩县志》中的“新店市”,正是今日的沙埠。这里有着远近闻名的沙埠青瓷窑址群,为五代越窑青瓷遗址。青瓷如水,温润无声,照见了历史的深处。
沙埠老街始建于明清时期,沿东西方向延展。2019年,老街启动修复工程,统一立面、修缮老屋、铺设青石路面;2022年,又启动东拓工程,重现了宋韵街巷的古意。如今,老街之上,青瓦白墙之间,古镇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并在历史与现代之间找到了新的平衡——在这里,举办了“青瓷宋韵文旅艺术节”“趣沙埠,赶大吉”等许多丰富有趣的活动,为老街带来了汹涌的人流。
但当人潮散去,沙埠老街又归于它本来的模样。
沿街而行,老街之中,处处充满着热气腾腾的生活气息。两旁的摊位挤挤挨挨,蔬菜、水果、干货堆得满满当当,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就是一幅会说话的市井画。
没走几步,就到了沙埠农贸综合市场。若想将沙埠年糕、豆腐干、菜头、芋头娘等地道小食一网打尽,这里是最好不过的去处。
一位大爷在路边摆摊,卖自家种的玉米。剥了皮的几根玉米饱满紧实,看着十分新鲜,见我问价,大爷笑着说:“3块钱一斤,本来卖4块钱的,就剩这些了,卖完我要回家睡觉了。”说话间,他随手再剥一根,递过来:“看看,多好,好吃得很。”十几元钱,装了满满一兜玉米,回家煮来吃,果然软糯香甜。
“小生家正宗沙埠年糕”,是老街上最热闹的店面之一。上午10点多,还不到午饭时间,已有好多食客三三两两地朝店里走去。捏糕的年轻人动作麻利,揉、捻、切,一气呵成。白透软糯的年糕在铁板上翻腾,各种配菜油花溅起,香气飘出门外,实在吸引人。素馅嵌糕一个10元以内,若加卤大肠或猪肉则稍贵一些,再配上一碗3元钱的沙埠白豆腐汤,真是满足。
不远处,“朱记正宗沙埠豆腐干”的摊位前也同样热闹。一块块酱黄色的豆腐干整齐码放,黄澄澄的豆腐泡堆成一座小山。还有装在一次性餐盒里的白嫩嫩的豆腐脑,看着也很是可口,正犹豫着要不要买,一位骑电瓶车的大姐熟门熟路地停下车:“老板,要两盒!”也许是看出了我的犹豫,她连说,“这个是真的很好吃,很香,我们常买来吃”。于是,我也打包了一盒——舌尖的幸福,总是容易被说服。
继续往深处走,熙攘渐远,老街原始的模样逐渐显现。青石板上留着岁月的痕迹,两旁是飞檐翘角、雕花门窗的木屋老宅。风从巷子穿过,也吹起属于老街的回忆。这里曾是黄温古道的重要集镇,商旅云集、货通八方,那时的沙埠,繁华如画。如今,商贾已散,唯有老屋依旧伫立,默默诉说着旧日荣光。
也许,沙埠老街从来不需要刻意的热闹,因为它充盈着日常生活的温度。
浙BA城市争霸赛仍在激情上演。继10月23日晚台州队主场对阵金华队后,10月25日,这周六,又将迎来永康队与台州湾新区队的对决;10月28日,下周二,长兴队将对战台州湾新区队。比赛精彩,老街好逛。热血与温情、竞技与烟火气,也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