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十二年织就温暖路 这家手工坊的爱心织物温暖四川金阳学子

字体:
—2025—
11/06
08:41:49
2025-11-06 08:41:49 来源:宁波晚报 记者郑凯侠 通讯员朱涵 王晴艺

孩子们收到来自宁波镇海的爱心礼物

  近日,距离宁波2000多公里的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丙底九年一贯制学校一到三年级的学生们,收到了来自宁波镇海的一份暖心礼物——160套针织帽和围巾,这是镇海区招宝山街道胜利路社区都阿姨手工坊里的爱心。

  “为了这160套保暖用品,26位姐妹从去年冬天就开始筹备了。”都阿姨手工坊负责人都杏娣的话里藏着手工坊成员们的用心。在手工坊不大的空间里,毛线团、织针整齐摆放,墙上还挂着去年为贵州省黔西南州孩子织的围巾样品。阿姨们利用退休后的碎片时间,从选线、配色到编织,每一步都格外细致。“孩子的皮肤嫩,得选柔软的纯棉线;颜色要鲜亮些,让他们冬天也能感受到活力。”参与编织的王阿姨一边展示刚完成的针织帽,一边笑着说。

  前几天,都阿姨手工坊准备了一年的爱心打包发车,大家将帽子和围巾整齐叠放,装入透明袋后贴上专属标签,最后小心翼翼地放进纸箱。为了让物资完好抵达,阿姨们还在箱内垫上报纸防震,贴心放置樟脑丸防潮。

  这是手工坊成立12年来,又一批跨越山海的温暖礼物。

  这份细致与温情,已在都阿姨手工坊延续了12个春秋。2012年,退休居民都杏娣怀着“用手工传递温暖”的初心,牵头成立了手工坊。从最初几位居民的小聚会,到如今26位成员的固定团队;从为社区困难老人织围巾,到为困境儿童定制笔筒,手工坊的爱心从未停歇。多年来,她们用一针一线织就的不仅是实用的物品,更是跨越距离的牵挂。

  2020年,随着镇海区结对帮扶工作的推进,都阿姨手工坊的爱心开始驶向更远的地方。首站黔西南州普安县,孩子们收到带着体温的针织品时露出的笑容,让阿姨们坚定了“把温暖送得更远”的决心。此后5年,爱心足迹陆续延伸至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在寒冬里收到了来自镇海的温暖。

  从最初的“按需捐赠”到如今的“精准定制”,都阿姨手工坊的爱心之路不断升级。12年来,她们用坚持诠释着“平凡人也能传递大温暖”,而这份温暖还将继续传递。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围巾;爱心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近日,距离宁波2000多公里的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丙底九年一贯制学校一到三年级的学生们,收到了来自宁波镇海的一份暖心礼物——160套针织帽和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