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逛潮店、赏民俗成消费新场景 传统商业街转向文商旅综合街区

字体:
—2025—
11/13
16:02:27
2025-11-13 16:02:27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 笑银

瓯海梧田老街。蒋文广 摄

  近期温州老城区华盖里文化商业街区的焕新亮相,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目光。该街区新引入18家商户,涵盖艺术展览、实景演绎、萌宠互动、复古茶室等多元业态,有效扩大了五马历史文化商圈的街网格局,进一步激发老城街区商业活力。

  从早期的五马街、人民路等传统商业街“一枝独秀”,到如今依托文化景观资源形成的特色街区,商业街早已不是单一的购物场所,而是成为串联起商业活力、旅游魅力与文化底蕴的“文商旅综合体”。

  商圈串珠成链 

  老街谋变焕发新活力

  上世纪末,人民路可谓是温州商业繁华的标志,沿街商铺林立,成为温州经济与商业中心。相邻的五马街更是作为温州古城的商业地标,在1984年就与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同时获评首批国家级步行街。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消费升级,传统商业街的局限逐渐显现。以五马街为例,改造前该街从西到东总长度只有424米,走完整条街区仅需十来分钟,远远达不到游客“逛”的体验需求。加之受基础设施配套落后、商圈业态层次较低、文化特性展示不足等因素制约,五马街一度人气萧条。

  “单纯卖东西的商业街,已经跟不上老百姓的需求了。不只是五马街,相邻的人民路以及之后崛起的车站大道、温迪路等商业街也存在同样的困扰。”有商业人士坦言,当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买得到”,而是追求“玩得好、学得深、记得住”时,商业街的转型迫在眉睫。

  为激发老街活力,2017年开始,温州主动谋变,经过一系列改造提升,将蝉街、五马街、公园路连为一体,以步行街慢行的形式打造五马历史文化街区。如今,主街长达1.4公里的街区呈“鱼骨形”脉络串联起14条背街小巷,成为展现温州千年斗城的核心,街区商业经营面积从原先的5万平方米激增至23万平方米,实现了从单一街道到特色街区的华丽转身。

  不仅如此,相邻的墨池坊经过修缮提升后,“一坊六院”场景再现,华盖里片区依托东瓯王庙、墨池公园等文化地标,通过焕新将呈现“半城烟火”的街区场景,并与五马历史文化商圈串珠成链,形成古城文商旅综合商圈。

  增强消费体验感

  让商业多元融合发展

  入夜时分,瓯海梧田老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赏民俗、逛潮店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新方式。“脚踩着老条石铺就的路面,眼前亭台楼阁装点着百年瓦当,街头各种趣味十足的非遗表演,在塘河畔的老街随意走走停停,似乎有种‘度假’的感觉。”市民吴女士笑着说。

  在龙湾寺前街,永嘉场八禧馆、温州方言馆、郑张尚芳纪念馆、寺前街街史馆等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慕名赶往打卡。整个街区以寺前街为载体,提炼展示永嘉场文化,划分为南市、北市、禧市以及盐文化广场4个部分,涵盖文化创意、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民宿小院、非遗工坊等多种业态,成为一条特色鲜明的禧街。

  主城塘河畔,印象南塘风貌街区传承塘河千年文脉,成功打造了白鹿洲光影秀、塘河夜画以及南塘夜肆等特色项目;瓯江沿线朔门古港,朔门历史文化街区将依托宋元遗址文化IP,致力重现斗城“北埠”繁华场景;景山花鸟市场将“变身”文化商业街区,打造一座约6万平方米的“绿色公园式”商业集群,预计明年6月份开街……

  近两年来,温州在商业街区建设中不断融合多元化消费场景,商业+历史、文化、时尚、公园、体育等开发模式愈发多种多样,在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生活体验的同时,也让这座城市既充满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又不失市井烟火气和创新活力。根据去年8月我市发布的《温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21-2035年)》,明确规划形成“一核、四轴、多商圈”的总体商业发展结构,共规划27处特色商业街(区)。同时围绕“一街一主题,一街一特色”的创建原则,选取十大特色商业街(区)作为近期重点创建特色街区项目。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温州;传统商业街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近期温州老城区华盖里文化商业街区的焕新亮相,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目光。该街区新引入18家商户,涵盖艺术展览、实景演绎、萌宠互动、复古茶室等多元业态,有效扩大了五马历史文化商圈的街网格局,进一步激发老城街区商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