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2025浙江义乌国际智能装备博览会(下称“义乌装博会”)吸引八方客商的同时,由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主办,《浙商》杂志、世界浙商客户端承办的“2025全球浙江商会义乌行暨全球浙江商会会长、秘书长座谈会”成功举办。
本次座谈会以“浙商联世界 智能创未来”为主题,旨在以全球浙江商会为纽带,传承浙商精神,让更多优质资源与义乌发展同频共振,共绘合作与发展新篇章。

浙江省侨联副主席、浙江省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总裁、意大利华侨华人友好协商会主席季志海,美国浙杭商会会长、杭州固益强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德坤,宁夏浙江商会会长王仙富,内蒙古浙江商会会长施达苗,以及来自新加坡、加拿大、缅甸、哈萨克斯坦、泰国等国际浙江商会和国内上海、广东、山西、云南、宁夏等地的浙江商会会长、秘书长齐聚一堂,深入义乌、了解义乌,为义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思路。
座谈会由《浙商》杂志总编辑、《浙商》全国理事会理事长、浙商传媒董事长冯永明主持。
作为东道主,义乌市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方建生围绕市场规模、物流网络、数贸生态等内容推介义乌营商环境。他指出,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正以第六代市场全球数贸中心为新起点,加速贸易数字化升级。他强调,义乌不只有大市场,更构建了“传统根基稳固、新兴枝干壮大、未来产业萌发”的现代化产业矩阵,并正以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希望全球浙江商会能在义乌共享发展机遇、共创发展未来。
海外浙商建言:凝聚智慧共拓全球新机遇
在座谈会交流环节,多位海外浙江商会会长结合自身经历与观察,为义乌与浙商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意大利华侨华人友好协商会主席季志海表示,义乌早已不仅是“小商品之都”,更是一个“世界级大超市”,其在信息技术与智能应用领域的领先性令人印象深刻。他呼吁广大浙商将浙江的先进产品和智能技术带到世界各地,弘扬浙商精神,并希望借助商会平台实现更好的资源共享。
美国浙杭商会会长丁德坤谈到,每次来到义乌都有新的感受,此次参观更颠覆了对义乌的传统认知。他认为,在全球经济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浙商更应把握机遇,将义乌在机械、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创新成果推向全球。他建议各位会长积极讲好浙江故事、义乌故事,将此次考察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
新加坡浙商总会创始会长李国生则从“科技”与“资本”双轮驱动的视角提出了建议。他指出,在地缘政治复杂的当下,义乌及浙商在继续拓展商贸优势的同时,需特别重视借助资本的力量和相对中立的平台,推动高端装备与技术走向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实现新一轮的腾飞。

来自加拿大、缅甸、哈萨克斯坦、泰国等国的浙江商会代表也纷纷发言。大家普遍认为,海外浙商是连接浙江与世界的重要桥梁,应充分利用所在国资源,积极搭建数字贸易平台,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帮助浙江制造、义乌品牌更好地“走出去”,同时引导海外优质资源“引进来”,实现双向奔赴、合作共赢。
国内浙商聚力:编织协同网络共筑发展新格局
根植全国、放眼世界的浙商,始终是连接浙江与各地发展的重要桥梁。在座谈交流中,来自各省的浙江商会会长们围绕如何深化区域协作、促进资源互通,助力义乌与全国各地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
宁夏浙江商会会长王仙富从环保工程与智能制造领域的实践出发,盛赞义乌从“鸡毛换糖”到“买卖全球”的奋斗历程。他在发言中强调,全球浙商应当延续抱团发展的优良传统,通过深化资源共享与项目对接,推动宁夏的特色产业与义乌的商贸优势实现深度融合。同时,他期待广大浙商在“走出去”拓展市场的同时,能够将海外优质资源“引回来”,更好地反哺家乡建设。
内蒙古浙江商会会长施达苗表示,义乌的发展格局令人振奋。作为连接南北的浙商,他深感责任重大,希望充分发挥商会的桥梁作用,将南方的先进理念、管理经验与北方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相结合,推动蒙浙两地在产业建设上实现互利共赢。
山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执行会长温作洧则从专业视角贡献智慧。他在充分肯定本届装博会展示水平的基础上,以其在矿山装备领域的深厚积累,建议未来可以进一步丰富展品品类,将中国在矿山装备制造领域的优势通过义乌这个“世界窗口”展现给全球客商。

会场上,合作的热潮持续涌动。广东商会分享了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前沿探索,湖北商会表达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开放姿态,云南、甘肃等地会长则展望了与义乌在跨境物流、装备出口等方面的合作前景。与会代表共同期待,通过遍布全国的浙商网络与义乌全球贸易枢纽的深度联动,能够开启区域协同发展的新篇章,为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智库视角:把脉时代趋势指引发展航向
作为服务浙商发展的重要智库平台,浙商发展研究院的专家在座谈会上分享了他们对国际经贸形势的深刻洞察,为全球浙商把握发展方向提供了专业指引。
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原一级巡视员厉敏在发言中提出,在新形势下,要特别重视“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深刻含义,浙商不光要做传统的货物贸易,更要发挥浙江在服务领域、数字领域的优势,建议浙商积极开拓数字服务贸易新蓝海;不光要让浙江制造的产品走出去,还要将国外高端资源引进来;不光是做贸易生意,还应积极建设重大的物流平台与基础设施,在加强区域合作、企业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长三角(浙江)民营经济研究会驻会副会长、浙商发展研究院高级顾问张善坤系统分析了“十五五”时期浙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首先用详实数据肯定了民营经济的突出贡献:浙江民营企业出口占比达85%,对外投资中民营企业占比超95%,在跨国公司百强榜单上表现亮眼。面对全球经济进入“微温增长”期、贸易壁垒增加等挑战,他提出多项应对建议:要持续推进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用好现有12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实现抱团发展;充分利用RCEP等自贸协定政策红利,特别是原产地累积规则;同时要注重提升合规经营与ESG水平,塑造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会前,全球浙江商会会长、秘书长一行深入参观了装博会,亲身感受智能装备产业的最新科技成果与蓬勃发展态势。会后,大家走进浙江卡游动漫有限公司及义乌国际商贸城,近距离感受义乌企业家们“敢为人先”的实干劲头与产业智能化升级的蓬勃脉动。
站在新的起点上,全球浙商必将携手跨越山海,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劈波斩浪,共同开创合作共赢的崭新未来。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