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这个纸箱可不能放这儿,万一有事儿,挡着消防栓可就麻烦了。”一位身着蓝白色志愿马甲服的阿姨熟门熟路地走进居民楼,一边帮忙收拾,一边耐心解释。在余杭五常街道沿山河社区,“阿姨帮帮团”的寻常早晨,就是这样开始的。
“起初只是几位热心阿姨‘随手帮忙’,谁家要出租房子、临时看护孩子,在社区群里喊一声,大家能帮就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正是从这些零散的互助起步,这支队伍在街道妇联的关注和联络下逐渐壮大,并形成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的创新模式。如今,“阿姨帮帮团”按各自特长分组,有的负责租房信息,有的组织文化活动,还有的每天在小区里转转,排查安全隐患。

“阿姨帮帮团”成员阿姨排查安全隐患
“现在感觉不一样了,”一位正在整理巡查记录的阿姨插话,“前阵子我们刚协调好一户人家阳台漏水的问题,楼上楼下都很满意。”据社区粗略统计,垃圾分类率从她们值守前的不到60%,提升到了现在的88%;260起邻里纠纷在她们的轻声细语中得以化解;40多个楼道的堆积物被清得干干净净;消防安全知识推广已覆盖450户。
据了解,在五常街道,像“阿姨帮帮团”这样的社区志愿服务,正是“五常洪嫂”女性志愿品牌的生动缩影。今年,街道妇联发布洪嫂五大行动品牌,进一步整合并提升了像“阿姨帮帮团”这样的社区力量。 如今,这支队伍不断丰富壮大,既有专业的法官和律师志愿者,为化解家庭矛盾注入力量;也有活跃在直播间的企业志愿者,为女性创业就业牵线搭桥;更有热心公益的医生、教师、文艺骨干等各界能人,将社区微光汇成暖流。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温暖责任编辑:庞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