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湖州 正文
疏通"毛细血管"倡导绿色出行 三年多城市治堵出了哪些招
2016年10月27日 10:29:37 来源: 湖州在线

  浙江在线10月27日讯 记者昨从市建设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湖州城市治堵保畅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道路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市民出行环境日益优化。自2013年以来,我市中心城区新建、改建城市道路74.28公里,外环线东南段、外环北路等城市环线相继建成通车,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有效改善市区交通拥堵状况。

  疏通“毛细血管”改善城市内部微循环

  8月,湖城日月城小区北面,多了一处可通行的南北快速通道。二环北路与白莲花路的丁字路口打通变为十字路口,家住白鱼潭、日月城等市北分区居民,可直接右转往南,缓解中兴大桥等连接仁皇山片区和中心城区的路桥交通压力。

  住在南白鱼潭小区的小蔡,上班地点位于仁皇山片区,这个十字路口的开通,对她而言简直是“量身定做”。开通前,最怕每天上下班高峰期的拥堵。开通当天,不到10分钟,她就从仁皇山回到了市北。

  让湖城的主次干道变得更多、更通畅,打通城市“毛细血管”,是治堵的重要方面。3年多来,市建设部门结合“三改一拆”,不断优化市区路网结构,城市内部微循环得到改进和优化。中心城区共打通断头路22条,包括莲花庄路东延、劳动路南延、学府路、所前街西延等;通过增加隔离及绿化带方式,杜绝随意调头、转向、越线超车等不文明交通行为,有效缓解拥堵情况。

  配足“容身之所”不让停车难制造“新拥堵”

  打通城市交通脉搏,除了通过增加通行道路,让路上的车辆动起来,还需要让想停的车能尽快停下来,避免转圈找停车位、路边随意停车等行为,造成新的拥堵。

  在南街潮音大厦北侧,汽车“坐”电梯进出停车场,成了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利用效率的新方式。今年新建的天和南侧地下停车场,共有62个车位,虽然数量不是特别多,但缓解了附近市第十一中学、市中医院和部分餐饮场所的停车难题。

  2013年以来,市建设部门通过“配足、挖潜、盘活” 3种方式,为易堵路段增设停车场。为新建小区、商场配足停车位,新建停车位约2.4万个(公共停车位3200余个);对龙溪苑、友谊新村、月河小区等老小区进行内部改造,新增停车位1500余个。

  编织绿道网推广低碳环保交通模式

  对家住湖城田盛园小区的李女士来说,已经习惯了骑公共自行车的绿色出行方式。“骑车出行很方便,既不会遭遇堵车,还锻炼身体,绿色环保。”李女士说,特别是今年小区附近的大钱港绿道修好后,周末一家人都会骑车游玩。

  “治堵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让更多市民选择公交车、公共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市建设部门相关负责人说,编织一张绿色出行交通网,对治堵工作尤为重要。

  2013年以来,市建设部门加快建设以城市绿道为主的城市慢行道。一方面,结合中心城区“河长制”“五水共治”整治工程,形成绿地景观与绿道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建设模式;另一方面,结合西山漾景区、梁希森林公园等景区建设,打造集自然、生态、健康于一体的城市“绿走廊”。

  “目前,中心城区绿色生态慢行道10公里贯通项目(杭长桥沿环城河-龙溪港-三里桥港至三里桥)已动工,建成后市民又将多一个好去处。”该负责人介绍,根据全省绿道网布局规划,结合湖州市区基础条件,市区1567平方公里范围内将规划建设500公里左右绿道,推广低碳绿色交通模式。

标签: 绿色出行;治堵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