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老人脑卒中(脑梗中风)昏迷,半个多月后居然奇迹般康复出院。近日,记者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里,见到正打算出院的李老伯时,他正自己拿起水杯要喝水。喝完后他还下床,走了几步到病房的阳台边,欣赏一下外面的景色,透透气。如果没有特意介绍,恐怕很难将他与一个刚刚发生严重卒中的老人联系起来。
老人二度脑中风紧急溶栓取栓获救
事情还得从上个月底说起。李老伯的老伴贾阿姨告诉记者,那天接近傍晚时,她正在准备晚饭,忽然发现原本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老伴有些不对劲:他全身是汗,叫了他几声也不见反应。 2016年他中风过一次,不过症状比较轻。这次显然不一样。
“我看了拍的CT,左半边的血管几乎全部被堵住。”李老伯的大儿子李先生说,一到医院,确诊为脑梗后,医生就给他父亲实施了溶栓,但效果还不理想。
怎么办?溶栓没用的话,接下来就是面临是否取栓的问题。“说实话,当时我们也有些犹豫,取栓会有一定风险,而且我爸年纪也大了,怕他吃不消。但不取栓,等待我爸的就是瘫痪在床变成植物人,甚至可能更糟糕。”李先生说。
最终,李先生和家人商量后,一致同意取栓。“当天的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堵住的血管基本上都被打通,取出的血栓连起来像一条长长的毛毛虫。”李先生称,手术后他爸在重症监护室观察了两天后,就转到神经内科病房进行后续治疗和康复护理。
李先生称,他爸后期恢复也很快,没有发生偏瘫,除了说话的语速稍微有点慢,能自己刷牙洗脸,自己站起来,正常饮食,思路也很清晰。李先生说,这样的结果出乎他预料,他们家人也都很欣喜。
李老伯在医院休养了半个多月。记者见到他时,家人正在给他办出院手续。“能恢复成如今的状态,我们一家实在是太感谢医生们精湛的医术和术后无微不至的照顾。”李先生庆幸地对记者说。
对于卒中患者最关键的就是“抢时间”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最关键的就是时间。”李老伯的手术医生孙如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脑卒中又叫“脑血管意外”,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的。
脑卒中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所以是名副其实的“狠角色”,可它并不难缠。据孙如介绍,对于发病率较高的缺血性脑卒中来说,它不属于疑难杂症,可防可治,时间和规范治疗就是其“良方”。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急性期的有效治疗方法,有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孙如说,“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一般不超过4.5小时,动脉内机械取栓最佳时间不超过6小时,个别经筛选后的患者24小时内机械取栓仍能获益,因此急性脑梗塞的治疗必须争分夺秒。”
“李老伯被送过来时,大血管闭塞,病情十分凶险。好在病人家属发现和送医比较及时。”孙如称,他们和120联动,早在120急救车将其送来的路上,医生和护士就已接到通知,提前等在那里;期间,验血、CT检查都走绿色通道;而家属在考虑是否取栓时,取栓手术团队已进入随时待命状态。
“脑卒中治疗必须要与时间赛跑。对脑卒中病人来说,多耽误一分钟,就可能多坏死190万个脑细胞。”市一院神经内科主任顾群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如果按照医院传统的流程,挂号、诊断、划价、缴费、取药、手术……人们永远跑不赢脑卒中对大脑的损伤速度。为在最短的时间、用最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挽救急性卒中患者生命,最大可能降低卒中致残率, 2015年11月,市一院组建卒中中心,由神经内科牵头,集合急诊科、脑外科、介入科、影像科、检验科、麻醉科、康复科和ICU八大科室技术力量,让病人更快进入“卒中单元”,畅通诊断到治疗、康复,预防等各个环节的“绿色通道”,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去年,市一院卒中中心获国家卫健委脑防委授予的“示范卒中防治中心”;今年6月,又被评为中国卒中联盟授予的“综合卒中中心”。
相对于医院的努力“抢时间”,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只有约1/5的脑卒中病人在黄金救治时间窗内送医。“去年,我们收治的约1000个卒中病人中,只有200人是在发病后4.5小时内送到医院的,也就是说约有800人送来时就错过了最佳救助期。”顾主任说,这个数据,虽然按照全国平均(全国平均仅10%左右)来说,算高的,但这也意味着,市民对脑卒中的认识和重视度还远远不够。
“近年来,我们积极深入社区等场所进行健康宣教,让更多市民了解脑卒中。”据顾主任介绍,他们还制作了小卡片,教大家留意和识别身边的“卒中警报”。
“记住‘1’‘2’‘0’——‘1’看1张脸:两边不对称、口角歪斜;‘2’查2只胳膊:平行举行,单侧无力;‘0’聆听语言:言语不清,表达困难。”顾主任说,一旦出现以上症状需及时就医,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