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探索“农场+电商”模式 瑞德火龙果做品质“网红”
2016年09月29日 08:55:59 来源: 杭州日报 通讯员 陈芳 汤乐奇 记者 李牡娇

火龙果包子

  “色泽鲜嫩欲滴,吃起来清爽可口、滋味香甜,最重要的是图个新鲜。”近日,北京的杨女士通过微信朋友圈“发现一家好店”,寻觅到了位于建德的瑞德果蔬园,被农场红艳艳的有机火龙果深深吸引,下单3天后就收到了包裹严实的大邮包,品尝后,更是啧啧称赞。

  “2014年,建德市委书记戴建平领衔办理《关于对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提案,建德果蔬乐园应运而生,这个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与瑞德的未来发展不谋而合。”作为因创业落户建德的“新”航头人,李英姿目睹了这几年建德农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她所经营的瑞德农业在省级现代综合区中逐渐成长、壮大。

  2012年,瑞德启动60余亩台湾红心火龙果种植项目,请师傅、学技术,李英姿逐渐掌握种植技术,次年7月底首批火龙果进入采摘期,一进入市场,瑞德火龙果就抓住了消费者挑剔的味蕾,市场好评不断,采摘游供不应求,使得李英姿对火龙果种植、销售信心满满。

  “销售为王,农产品要从田头坐等到主动开拓市场。”说到销售的奥秘,还得从瑞德的玉米棒子说起。

  “薄薄的表皮一咬就破,清香的汁液溢满齿颊,生吃熟吃都特别甜、特别脆,没错,就是瑞德农场的水果玉米。”去年初,这条微信炒红了瑞德农场的第一茬玉米,“农场+电商”模式应时而生,微店朋友圈、有赞微店、大杭州微店、乡村邮乐购下单,通过配送点自提、江浙沪包邮的形式,30余亩水果玉米数日售罄。水果玉米红遍江浙沪,也在陕西、海南、山东不断“涨粉”。

  “网红”水果玉米是瑞德农场的第一张名片,也为农场的拳头产品火龙果销售打开了通关大道,“连农场的鸟儿都对着高颜值、口感佳的火龙果留下深刻记忆。”几乎全年,农场都有快递订单,玉米、葡萄、火龙果以及蔬菜组合,一年的快递订单达120万元。

  品质至上是瑞德农场生存的基础。“瑞德火龙果个头并不占优势,品质却是一流的。”果子成熟前,李英姿便和农村技师们扮演“差评师”,毫不留情地将生长在阴面的、过于密集的、虫口伤害的火龙果除去,确保邮寄的每颗果子都“健健康康”,水果玉米、七彩糯玉米也是一样,“品质不好,宁可不卖。”

  目前,瑞德火龙果种植面积已达到100亩,产量和品质都趋于稳定,成为“建德果蔬乐园”的明星基地。除了主打火龙果牌外,李英姿一方面奔赴福建、广州、江苏等地寻找新的水果品种,丰富水果采摘游内容,另一方面调研江浙沪一带消费市场行情。

  谈到下一步,李英姿表示将从优化经营模式、扩大特色果品、推进精细化管理这三方面出发,以突出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为主方向,加快调整农产品结构,培植一体化的蔬果生产基地,将瑞德打造成一个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内涵丰富、功能齐全的“建德果蔬乐园”精品园。

  据了解,瑞德公司解决了当地80余人的就业问题,累计发放工资800多万元,让附近的村民在家门口“弹性”就业。作为一名基层政协委员,李英姿一方面坚定不移地推进农场自身的转型发展,撰写了《加快农超对接布点,助力建德本地水果销售》的提案;另一方面也积极为当地牵线搭桥,为推进建德、航头现代农业发展献计献策。

  自驾游线路:杭州-杭新景-衢州方向-大店口(出口下)-右转沿320国道-龙游方向行驶1.5公里。


标签: 建德;火龙果;互联网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