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军 摄
浙江在线10月3日讯 桐庐以最美县城、美丽乡村、养生福地为载体,大力发展“美丽经济”,通过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逐步建立起与美丽生态、美丽城乡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出桐庐农村经济的新业态。青山绿水、美丽城乡这一“沉睡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资本”。
近日,中国(杭州)美丽城乡教育培训中心(基地)落户桐庐。
近年来,桐庐县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全面加快具有生态美、城乡美、产业美、人文美、生活美的中国最美县建设,先后荣获30余项国家级以上荣誉,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首届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全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等全国性会议也相继在桐庐召开。
拉高标杆 美丽生态领先
桐庐坚持“桐庐的最大优势是生态,宁可速度慢一点,也要保护好山水”“以整治带保护、带建设、带开发、带旅游、带宜居”,先后实施以生态环境保护、人文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完善、生态修复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建设。
按照“五水共治、治污先行”思路,实施县域河道管理“河长制”,加大分水江、富春江等水系生态河道建设与保护,完善县域污水处理体系,不断提高城镇工业、生活污水纳管率,成为浙江首批“清三河”达标县(区),并捧回了2014年浙江治水年度最高奖项“大禹鼎”,其治水经验被评为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之一 。
桐庐有三个率先:率先实现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行政村全覆盖工作,率先实现全域河流随处能游泳、随时能游泳的目标成果。桐庐还在浙江全省第一个成立公安局环境犯罪侦查大队,并实现“村级环保协会”全覆盖。
目前,境内83条主要河溪全部达到三类以上水质,一、二类水质比例达80%。富春江出境断面水质连续9年优于入境断面水质,首次达到近年来的二类水质。
在“五水共治”的基础上,桐庐进一步推进“治气、治土”,实现全国首个县域乡村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全覆盖,率先在浙江全省实施土壤治理,建立土壤污染检测预警耕地地理信息智能化系统,开展土地轮休和严禁使用化肥农药示范试点村创建。
2015年,全县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0天,负氧离子年平均浓度均高于6级。目前,桐庐森林覆盖率达到72%。
桐庐县委负责人说,在桐庐,生态文明的举措可以说做到了“全域监管”,县领导联系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纪检、组织、督查考评等部门创新执纪模式、健全评比方式、完善考评机制,以问责、评比、考核管理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保驾护航。
处处风光 城乡美景皆如画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美丽城乡优势,桐庐县委、县政府致力于“全域大景区”,以景区理念规划整个县域,以景点要求建设每个镇村,全力推进“最美县城、魅力城镇、美丽乡村”建设。
按照“县城—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桐庐形成了梯次衔接的网络化空间结构体系,按照再造现代富春山居图思路,形成“覆盖全县、统筹兼顾、层次分明、彰显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打造“最美县城”上,桐庐按照“沿江亲水、北改南拓、东进西延”的城市发展战略,注重突出山水与文化元素,围绕精致、精品、精细,统筹推进建设。
围绕全域大景区,桐庐把全县183个行政村作为一个景区来规划,把每个示范村作为一个景点来建设,其中,环溪、荻浦、芦茨、阳山畈等村被评为国际休闲乡村示范点;江南古村落风景区还成功创建为4A级风景区,合村乡成为杭州市首个全乡域国家3A级景区。富春江镇茆坪村、富春江镇石舍村、莪山畲族乡新丰民族村、城南街道金牛村和分水镇新龙村则被列为浙江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全景化打造、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桐庐秉持“不以规模拼大小,而以精致论高低”理念,把山水、文化等元素渗透到美丽城乡建设,让桐庐“乡村村村有景点、田园处处是风光”。
“美丽经济” 美丽城乡转化“发展资本”
桐庐以最美县城、美丽乡村、养生福地为载体,大力发展“美丽经济”,通过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逐步建立起与美丽生态、美丽城乡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出桐庐农村经济的新业态。青山绿水、美丽城乡这一“沉睡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资本”。
富春江科技城、富春山健康城、迎春商务区、富春江(芦茨)乡村慢生活体验区四大主平台成为桐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伴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良性循环,民宿产业成为桐庐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经济发展的创新之举。2013年,桐庐启动“乡乡有民宿”计划,一年多时间,已经形成20个民宿示范村,有14个乡镇做到了“乡乡有民宿”。目前,桐庐已有民宿经营户500余家,床位近万张。1月-8月,民宿接待游客207.73万人次,营业总收入1.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7%和24.1%。
全域联动、城乡互动、产业融合,美丽经济最终化为了百姓的美好生活,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成为桐庐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江南镇荻浦村利用“五水共治”契机,将牛栏变成咖啡店、猪栏变成茶吧,以此引爆了乡村旅游。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国内游客607.2万人次,同比增长15.2%;实现旅游经济收入61.21亿元,同比增长17.51%。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44.2万人次,同比增长21.2%;旅游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22.9%。
乡乡有村落景区,乡乡有民宿经济,乡乡有特色产业,乡乡有电子商务,美丽城乡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产业流。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桐庐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504元,“十二五”年均增长达到12.1%,全县年乡村旅游接待516.4万人次,同比增长99.2%,经营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103.7%。
经济与社会、城镇与农村、物质和精神的协调发展,打造出了生态更美、城乡更美、产业更美、人文更美、生活更美的“美丽桐庐”。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