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2200多年历史的杭州将安装城市数据大脑
2016年10月14日 03:51:28 来源: 钱江晚报

E@[DT7GD1M[EVD8I(}MI{VA_副本.jpg


  浙江在线杭州10月14日讯(钱江晚报记者/魏志阳 摄影/孙潇娜)套用一句俗话:人世间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是在同一个十字路口、安装于同一条杆子上的交通摄像头和红绿灯。虽然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两三米,但两者却不存在任何联系。”在昨天云栖大会上,阿里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给出了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

  而能够给出完美解决方案的,就是在大会现场杭州市政府公布的一项计划:为这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城市,安装一个人工智能中枢——杭州城市数据大脑。在杭州萧山区的部分路段的初步试验中,城市大脑通过智能调节红绿灯,车辆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


  15万个交警三班倒才能看完的视频
  城市大脑短时间内就能阅尽

  荷兰交通导航服务商TOMTOM在2015年发布的全球拥堵城市排名中,杭州拥堵程度全球排名第30位,全国排名第5位。

  交通拥堵是城市大脑迎战的第一个难题。城市大脑的目标,是让数据帮助城市来做思考和决策,将杭州打造成一座能够自我调节、与人类良性互动的城市。王坚说:“数据是人类首次自己创造的资源,而不是从大自然中获取的自然资源。”若能充分利用这个资源,城市会大不同。

  城市大脑的内核采用阿里云ET人工智能技术,可对整个城市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修正城市运行中的bug,最终将进化为能治理城市的超级人工智能。这看起来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来自阿里云、富士康、依图科技、数梦工场等13家企业人工智能高手们早已忙活起来。

  城市大脑项目组的第一步,是将交通、能源、供水等基础设施全部数据化,连接散落在城市各个单元的数据资源,打通“神经网络”。以交通为例,数以百亿计的城市交通管理数据、公共服务数据、运营商数据、互联网数据被集中输入杭州城市大脑。这些数据成为城市大脑智慧的起源。

  拥有数据资源后,城市大脑还需要五大系统才能高效运转——超大规模计算平台、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交换中心、开放算法平台、数据应用平台。城市大脑计算平台采用飞天操作系统。城市大脑涉及的数据量巨大,仅视频摄像头就有5万多路。阿里云机器视觉科学家华先胜说,城市大脑是全球唯一能对全城视频进行实时分析的人工智能系统。阿里云ET的视频识别算法,使城市大脑能感知复杂道路下车辆的运行轨迹,准确率达99%以上。“这些视频如果由交警三班倒地去看,需要15万个交警,而通过算法,城市大脑可以在短时间内把这些视频都看完,数清楚有多少辆车往哪个方向走了。”


  大数据应该是事前诸葛亮
  它让城市变得更聪明

  仅仅是看视频、计算数据,对过去式的事件做总结,是远远不够的。“大数据应该是事前诸葛亮。”富士康创办人郭台铭说,“我曾接触过一位全球最大啤酒公司的工作人员,他的任务是统计、分析和预测过去六个月和未来六个月的天气情况。啤酒销量和天气密切相关,整条生产链完成所需的时间就是六个月。用天气大数据来调配啤酒的产量、销售,这就是事前诸葛亮的作用。”

  交通也是一样。结合视频总结出来的各种数据可以计算出更“聪明”的方案:每个路口红绿灯设置为多长时间通行效率最高?哪些路口应该禁止左转?公交车辆和线路如何调度更为合理?道路修建是否有更好的选择?

  这样,摄像头和红绿灯就联系起来了。

  此外,阿里云ET还为城市大脑其他四大系统提供人工智能内核:数据采集系统是“末梢神经”和“小脑”(执行层),源源不断向城市大脑输送数据;数据交换中心是整个大脑的“脑核”(基础层),通过政府数据、互联网和社会数据的全面融合,提高数据的多维性和多样性;开放算法平台是大脑的“皮质层”(决策层),主要是通过各类算法和模型的搭建,进行决策;数据应用平台主要是把“大脑”的决策输出到城市管理和城市服务的各个场景。

  ET是马云眼中的下一代CEO,他觉得最好的CEO应该是一台超级计算机。“阿里生态系统非常复杂,对于人类大脑来说,太复杂。只有人造的电脑或者ET,才有可能更好地应对。”


标签: 城市大脑;人工智能;杭州;交通 责任编辑: 吴佳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