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坐拥一座森林城市,放眼一片绿水蓝天
2016年10月22日 07:47:01 来源: 钱江晚报

  水的圆舞曲 徐峰

  山村小河 程志明

  水边人家 盛黎平

  河桥初照  沈哲文

  小河悠悠 柳水华

  收山核桃的日子 洪裕玕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五水共治利在千秋

  临安地处浙西北,是距离上海、杭州等大都市最近的山区市,市域东西长100余公里,南北宽50余公里,总面积3126.8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13个镇298个行政村(社区),人口53万,市级以上河道20条,镇街河道146条,是太湖、钱塘江两大水系源头。临安是浙江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县级市,是闻名遐迩的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最美城镇榜首城市。在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进程中,“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特征,决定了临安治水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2016年,临安市紧咬夺取“大禹鼎”目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收官战、畜禽养殖整治攻坚战、河长制工作持久战、污水厂‘三率’突破战、不达标河道歼灭战、砂场整治巩固战、工程项目抢先战、全民治水保卫战”等“八大战役”,成效明显。水质更加清了:1-9月份入大江大河主要支流水环境质量达标率100%,4个出境断面水质杭州考核为优,12个生态功能区断面水质达标率100%,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工作更加实了:2016年全市“五水共治”计划完成53个投资类项目,计划投资12.39亿元,截至9月底完成投资9.84亿元,完成计划的79.4%。列入杭州考核的24个任务,计划投资2.47亿元,截至9月底完成投资3.15亿元,完成计划的127.5%。其中21项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小微水体整治、河湖库塘清淤、畜禽养殖生态转型等方面亮点突出,走在周边县市前列。农村治污工程获8月12日、13日《人民日报》连续点赞。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工程基础更加坚实,治水氛围日益浓厚。

  正是在这些成绩的带动下,在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进程中,临安坚持全市域景区化目标不动摇,深入开展城乡环境革命,凝聚全民治水强大合力,不断提升水体治理高度、补齐短板,全力打造长三角颜值最高的生态宜居之城、活力最强的创新创业之城、都市人最为向往的休闲养生之城。

  源头治污多管齐下 天蓝水清百姓点赞

  加强企业污染源头治理。今年以来,临安市继续加强环境监管,深化行业整治,为五水共治保驾护航。六大重点行业整治继续巩固深化,2013年以来临安市先后完成了全市电镀、造纸、印染、化工、节能灯和印制电路板行业456家污染企业的行业整治工作,2016年对已完成整治的六大行业定期开展回头看,同时又开展了15家浸胶纸企业的污染整治,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治任务。全面落实最严环境管控,今年为服务保障G20峰会,市环保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百日环保执法“亮剑”系列专项行动,组织分片区、分行业的专项执法40余次,并充分运用环保公安联动执法、与镇街部门联动、“双随机”抽查等机制,始终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

  生活垃圾也是水道污染的源头之一,对于生活垃圾的治理也纳入到了五水共治的范畴当中,临安市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有效集中处理建制村比率达到100%,目前正如火如荼推进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大力推进垃圾处置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笔者了解到,临安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污水治理。通过前两年的建设,287个建制村已完成86%,2016年的36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年前实现100%全覆盖。

  临安市紧抓畜禽污染源头,对全市畜禽养殖污染也进行了大范围整治,今年以来,通过“两分离、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完成524个规模养殖场的治理达标验收,全面完成45家禁养区养殖场的关停。7月初实施以“六查、五禁、三打”为主要内容的“畜禽整治百日攻坚”,至9月30日,全市共关停养殖场户50个,拆除养殖场户54个,共禁养生猪3435头、羊1118头、家禽40450羽,拆除面积18533平方米。“百日攻坚”行动共排查发现问题53个,已整改完成40个。全市存栏生猪从2015的16.26万头削减至目前15.5万头,存栏家禽从55.32万只削减至目前46.77万只。

  7月份,开展了非法砂石整治攻坚工作,全市共关停非法点80家,其中加工点31家,零售点39家,完成整治预期目标。砂场按国土核定的范围进行作业,并打好四周围墙。进出口至冲洗场、办公房等场地要硬化。为减少噪音、粉尘,进料口、破碎机、泥浆处理房等主要设备搭建钢棚和滴水设施。完善监控设施和各类台账,规章制度上墙,保安必须进岗到位。做好砂场的美化、绿化、洁化工作。

  坚持“确保安全、就近就便、分散处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开展好河湖库塘清淤工作。截至8月底,全市累计完成专项投资3118万元,开工清淤项目190个(其中完工180个),清理淤泥83.68万方,建成28个样板点,完成年度“五水共治”清淤量(47万方)的178%,远远超过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并取得了良好的清淤成效。

  至此临安市通过截污纳管污水治理、河湖库塘清污(淤)、小微水体整治、畜禽养殖整治等“清三河”行动的全面开展,将“五水共治”工作延伸至毛细血管,全市水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笔者也了解到,2015年5月-2016年9月每月水质监测数据显示,临安全市166条镇级以上河道,Ⅱ类水以上达90%以上,西部多条河流水质达到I类水。昌化溪等河段水质达到一类水。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天蓝、水清、地净、林茂的宜居环境,提升了城乡生活品质,赢得了群众的纷纷点赞。

  全民治水多方联动 临安治水屡出新招

  在河长制的基础上,临安市率先实施“2.0版”河长制,构建河湖保护新格局。落实河长工作责任,严格河长工作考核;将每月的第一个工作日定为“河长固定活动日”;确立了人大代表评议河长制度,河长每年必须向所在地人民代表大会述职。通过招募169名民间河长实现“双河长”全覆盖,出台《“民间河长”工作制度实施意见》,积极发挥“民间河长”作用。42000名党员认领责任河道。深化“青年突击队”、“乡村义工”、“绿色青年文明号”等工作载体,发挥“临安义工五水共治服务队”的模范作用,号召和组织广大热心人士参与“五水共治”工作。五水共治义工服务队累计开展活动100余次,参与人数1500余人次,服务超3500小时。开展乐活广播五水共治宣传走基层系列活动,在城市社区和镇街村、企开展10场进村入企宣传活动,发动基层群众参与治水;依托“巾帼志愿者”队伍,开展“万名妇女齐治水”行动,倡导临安全市妇女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庭院整治、河道清洁等活动。开展“亲水小卫士”评选活动,通过与水有关的才艺表演评选出18名“亲水小卫士”分别代言全市18个镇街的18条母亲河,让五水共治更加深入人心。5月25日,市、镇、村三个层面同时打响以“河湖库塘清淤、小微水体整治”为主题的万人治水大会战,市委书记张振丰和市长王敏带领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志愿者等360余人走进苕溪开展治水活动,全市18个镇街共计1.2万人同步参与。

  引导全市用水企业(大户)积极参与工业节水,淘汰落后产能,自觉遵守污水排放相关法律法规,鼓励企业以捐资、投劳等形式参与河道管护、治理工作,完成10家企业结对认领10条河道。总工会运用“智慧工会”微信号等形式在广大企业、职工中开展五水共治宣传,引导全市企业、职工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牢固树立爱水、护水、节水意识。

  据临安市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早在2014年,临安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视“五水共治”工作,按照“五水共治争上游、一江清水送下游”的指导思想,临安市以“清三河”行动为突破口,逐步推进“五水共治”各项工作,全市河道环境进一步改善,基本实现“水清、岸绿、景美、鱼欢”的目标,深受群众肯定和好评。按照省、市2016年“清三河”达标县(市、区)评选工作要求,临安进行了自查,各项申报条件均达标。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全民治水浪潮中,不只有临安各镇街单位的努力,更有广大百姓的参与,“钱王故里百河清,吴越古城治水情”的故事将一直被传颂下去,临安的这片青山绿水必将为后人带来无尽的福泽。

  五水共治吹响治理集结号,全民治水留下一波清水与后人

  坐拥一座森林城市,放眼一片绿水蓝天

  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临安市大篇幅着墨“五水共治”工作,描绘“百里画廊、千里画卷”,持续打好治水拆违等环境治理组合拳,不断开创山川秀美、城靓村美、生活和美的“三美”临安新局面。2016年,以“八大战役”为抓手,深入实施“河长制”,全面消灭劣Ⅴ类水质河道,坚决打赢“五水共治”攻坚战。全市166条镇级以上河道,经过从“主动脉”到“毛细血管”的整体大修之后,临安市城乡水环境得到明显改观,也因治水得到民众积极呼应而成破竹之势,使绿色发展观、绿色政绩观深入人心,开启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的新篇章。

标签: 治水;河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源头;生活垃圾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