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昨天,杭州101路公交车司机卜师傅连闯两站路,把一位脑溢血老人送到医院
2016年最后一天,公交车上满满的爱
2017年01月01日 08:02:11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张苗

  浙江在线1月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苗 通讯员 阮芝芳)在2016年的最后一天,杭州101路公交车司机卜汉平“违规”了——遇站不停,连闯两个停靠站点。乘客们不但没有怪他,在他中途下车的5分钟里,所有人一直在车上静静地等着他。

  这一天,卜汉平和这一车的乘客又一次诠释了什么是“最美杭州人”:一位75岁的大伯因为突发脑出血在车上晕倒,乘客们一致同意先把老人送到医院,老人得到了及时的抢救。

  卜汉平和乘客毛先生帮忙把老人送到医院急诊室后,马上回到了车上,他们还没来得及等到家属的到来和道谢。卜汉平说得很朴实:“毕竟还有一车乘客要送嘛。”

  一车人听说老人得到了及时的治疗,都长舒了一口气。

  其实这并不是卜汉平第一次“违规”。两年前,他的车上有一个孩子突然休克,他同样是征得乘客的同意后,第一时间把孩子送到了医院。

  昨天早上10点39分,当时卜汉平驾驶着101路公交车从出发地西湖体育馆往杭州汽车客运中心方向开。

  车子开到天目山路马塍路口时,乘客毛先生发现了异常情况——坐在他对面的一位老大爷突然左半身不能动弹了,老人用右手哆哆嗦嗦地伸向自己的裤袋,拿出了手机,没按几个号码,就把电话递给了毛先生。

  “这里有个老人要晕倒了!”毛先生大喊了起来。

  卜汉平把车靠边停了,过来查看,这时候的老大爷已经不能靠自己坐在位子上了。“我初步判断了一下,不是血管的问题就是精神上的问题。”卜汉平说,不论是哪种情况,第一要务就是赶紧送到医院。

  对于101路公交线路,卜汉平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附近的医院地址飞快地在他脑子里过了一遍,“再过不到3站路的距离,就是浙江省新华医院了。”卜汉平说,中途要经过两站路,为了节约时间,只能不停车直接开过去。

  能不能这么做,还得征求车上乘客的同意。“我要把老人送到新华医院,中间有两站路不能停,大家同意吗?”

  “下一站密渡桥我就要下车了。”一位乘客说,不过很快,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否定了,“没事没事,先把老人送到医院最重要,我到那里再往回走几步。”

  车上的十几位乘客很快统一了意见,卜汉平回到驾驶位,立马向医院开去。

  这条路上一共有4个红绿灯,卜汉平遇到了两个红灯。“看到红灯的时候,真的有点心急。”卜汉平说,好在早上的车不算多,每个红灯没有等太久就通过了。

  “在路上我尽量开快点,还要保持车子开得平稳。”卜汉平把车速控制在30码多一点。在这段时间里,毛先生一边拿着老大爷的手机联系着他的家人,一边搀扶着他保持着坐姿。

  10点52分,车子开到了新华医院的南门。“我知道左手边就是急诊室。”卜汉平刚停好车,就赶紧小跑着奔向急诊室,叫来了医生护士。

  全车的人一起搀扶着老人下车,把他送到了移动病床上。

  从老人出现状况到送进急诊室,中间只间隔了13分钟。浙江省新华医院急诊科医生张建成说,对于突发脑溢血的病人来说,这样的送诊时间非常宝贵。

  “我们发现老人是脑溢血,如果中间隔了太久没有接受治疗,情况就很不好说了。”张建成告诉钱江晚报记者。

  现在老人经过急诊室的抢救之后,已经转入了住院治疗。为什么他会突发脑溢血?“一般情况下,病人是高血压或者有动脉瘤,在天气变化或者情绪变化的时候,造成了血管破裂。”张建成说。

  “其实天气变冷,就是老人脑溢血易突发的时候。”张建成提醒大家,要注意老人的身体情况,用力过猛、气候变化、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过重、血压波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都是脑溢血的诱发因素,要尽量避免。

  (感谢读者朱先生报料)

标签: 公交;脑溢血;医院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