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良渚文化腹地 古镇瓶窑要变身风情小镇
2017年04月18日 13:55:55 来源: 杭州网 记者 颉月娇 通讯员 陈道亮

  密布的架空线网在古镇的上方。

  老建筑林立的瓶窑镇是良渚文化的的核心地块,拥有中华文明最完整的缩影。

  但站在余杭瓶窑老电影院边时,记者明显能感受到这个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已不复当年荣光。屹立在苕溪边的瓶窑古镇本该有的粉墙黛瓦、雕花门窗、飞檐翘角……也在年轮的碾压之下,显得有点破败。

  不过这个杭州西北面的小城镇很快就要大变样了。

  最近,余杭区启动瓶窑镇环境综合整治,力争用三年时间,把瓶窑打造成一个可逛可玩的风情小镇。

  这也是余杭区27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的一个。

  雨天不“看海” 老镇“重生”先治水

  “瓶窑老集镇的建筑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卫生、交通、消防配备......这些城市功能,已没有办法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瓶窑镇副镇长沈海涌告诉记者,这次整治就是要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让瓶窑人生活的更舒适。

  水系发达的瓶窑,有着雨天看海的尴尬。

  “老集镇在苕溪的西北岸,苕溪里泥沙多,不易下水,每逢汛期必‘看海’。”瓶窑镇城建城管和环境保护办公室工作人员江聪说。

  从2015年起,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启动,余杭瓶窑镇就是其中一段。

  “沿着里窑街,建一座高2米、长1.3公里的堤坝,目前已进入收尾。另外,沿着西溪街,建上一道长1公里左右的闸门,发洪水时,把闸门一拉,就能阻挡河水,主体工程也会在今年完成。”江聪介绍。

  此外,瓶窑也定下目标:2017年6月底,消灭全镇各类劣Ⅴ类断面;9月底全面消灭全镇劣Ⅴ类河道,小微水体达到验收标准;12月底基本实现“污水零直排”,截污纳管全覆盖,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实现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

  瓶窑镇要打造一个可逛可玩的风情小镇

  瓶窑古镇是闻名遐迩的良渚文化腹地。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又不破坏古镇风貌,保护好良渚文化核心区块,发展旅游业成为惟一可行的选择。

  随着良渚申遗和良渚遗址国家公园的顺利推进,瓶窑镇即将进入“文化时代”。

  瓶窑镇老街效果图

  瓶窑镇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围绕“一带、两路、三区”来打造。

  “一带”指的是苕溪风光带,它自南山大桥至华兴路祥彭线交叉口。“苕溪两岸沿溪要做一条慢行休闲风光带景观带。”沈海涌说。

  “两路”就是瓶仓大道和大桥路道路,主要是提高路边的景观,市政管线上改下,道路两侧外立面改造提升。

  “三区”则是指老城环境提升整治区、古城核心重点整治区、古城棚户整治提升区。

  古城区还要打造成一个0.15平方公里的特色旅游文化街区,沿用和提取原有建筑元素,打造古弄民宿区、民俗文化街、艺术文化街、良渚玉器街等特色区块。

  白天逛古遗址 晚上住特色民宿

  瓶窑镇窑山公园效果图

  瓶窑古镇有着中国江南传统的布局,小桥流水,小桥造型各异,有着有趣的名字和历史传说,古称十八弄的弯弯曲曲的弄堂又在古镇中穿过,连接着十八古井和古窑。

  现在,瓶窑的南郊仍保存着摩崖石窟、北湖草荡等古迹。

  沈海涌介绍,改造好以后游客白天可以参观十八条弄、十八口井、窑山烧窑古遗址、南山摩崖石刻、磨子心文化遗存街区、苕溪老码头等文化遗存,晚上还可以住民宿。

  瓶窑镇的改造是余杭区27个小城镇整治中的一个。

  据余杭区小城镇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余杭区27个小城镇整治点的规划方案已全部完成了评审,每一个小城镇的整治都将结合自身产业的特色、人文历史来定制,2019年整治全部完成。

标签: 瓶窑镇;整治;余杭区;古镇;良渚文化;苕溪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