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74岁吕大伯的愿望:装个电梯
2017年06月15日 11:10:32 来源: 杭州日报

  前几天,一位吕大伯打进本报热线电话85109999说:“我住在上城区定安苑,我们想开会讨论一下,给老小区安装电梯的方案,请你们来现场听一下。”

  吕大伯今年74岁,当过兵,做工程出身,退休后住在西湖银泰附近的定安苑里。昨天见到他时,吕大伯手里拎着一个文件袋,里面有过往报纸登过的电梯新闻、打印好的建议书、工程图、审批单,还有一连串政府部门的联系方式。

  “我们单元楼里,都是老人,大家上下楼不方便,都有装一台电梯的想法。我也做过很多准备,就想把这事情给办成了。”

  老人们需要电梯的理由基本全了:身体不好、子女不放心、携带重物不便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大伯所住的定安苑小区。小区入住已经二十年,环境真不错,就是楼高七层,没有电梯。

  吕大伯说,他牵头装电梯的出发点,和自己所居住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我这单元楼,基本上每层都住着老人,年纪小的六十多岁,年纪最大的九十多岁了。上下楼,都不方便。而且,家家都不一样,老人都有自己上下楼的难处。”

  五楼的方老太太,今年九十岁多了,家里有子女照顾,身体也不错。但烦就烦在,老太太喜欢出去散步,每次上下楼,子女都得留心看一眼。“老人虽然年纪大,但还是要出去啊,上楼无非慢一点,走累了能休息,但每次下楼,我们都得跟着扶一把。”老太太子女说,“说到底还是不放心啊!我们支持装电梯,真的方便很多。”

  住在最高层七楼的江奶奶今年76岁,她也在吕大伯的电梯同意书上签了字。“我以前身体好,上下楼走路很快的。但后来关节不好,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原因,感觉这楼梯越来越难走,很累。”

  江奶奶说,她也试过住到女儿家,那儿有电梯,恼人的走楼梯确实没有了。但女儿家哪有自家住得舒坦,就又搬回来住。这么来来回回,也挺烦的。

  还有住六楼的一位老人,因为生病,没法走楼梯,只能暂住到儿女家。

  “还有一个情况,很多老人都会赶来子女家照顾孩子。年幼的有婴儿车,上下楼就很麻烦,上学的要帮忙背书包,和背袋米没啥区别。”吕大伯说。

  就在聊天的当口,一位大伯拖着买菜用的便携式小推车进了单元楼,“吭哧吭哧”地走。一到家门口,长吁一口气,对着老伴连说两句,吃不消吃不消。

  吕大伯告诉记者,楼里的这些老人,基本涵盖了老小区需要装电梯的理由,也正因为这样,大家都很愿意在新装电梯的协议书上签名。

  能不能成,下周有一场讨论会

  那么,装电梯的想法,吕大伯和众邻居究竟能不能如愿呢?

  吕大伯掏出了文件袋里的另一些文件,比如有设计图纸,还有安装细节说明等等。从他的说明中看到,无论是建筑结构安全还是消防安全,抑或是噪音、防盗和隐私安全,甚至是外立面整体效果,他都有一个方案。

  他说,如果只有空荡荡的想法,那永远做不出来,必须把细节确定好了,才会有继续的可能。

  除了这些,他还跑了很多地方,比如周边几个小区、电梯公司和一些涉及安装电梯的部门。“我也请电力局和自来水公司的人来小区看过了,也去了消防大队咨询过。这些部门都认为,只要符合条件,电梯都是可以安装的。”

  更让大伯觉得“能成”的,是杭州三月出台的《市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的实施意见》。不过,“一楼住户不同意就很难安装”,切中了吕大伯的一个“痛点”,因为一楼有一户人家,还没有同意,这让单元楼造电梯,遇到了一些困难。

  后来传来了好消息,杭州此前召开的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暨老龄工作会议中提到,正在研究两种方案:政府收购一楼住房,或是有条件的小区加盖一层,一楼住户搬到顶楼。吕大伯也觉得,杭州可以参考其他城市的一些做法,比如资金补助,物业立法,会让老小区加装电梯减少一些阻力。

  记者随后也联系了上城区房管局物业监管科,对方表示,上城区目前已经根据市里部署安排了老小区加装电梯的试点。不过很可惜,地点选择在柳浪阁,定安苑没有“入选”。不过,这关键的一步,算是迈出来了。

  吕大伯说,自己还联系了周边小区几位居民代表,准备下周聚在一起,再请几位政府部门的负责人来,一起讨论讨论,这电梯究竟能不能装。

  本报也将继续关注此事。

标签: 电梯;大伯;维和;定安苑;奶奶 责任编辑: 洪慧敏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