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范围内餐饮业、机关学校等单位食堂的餐厨垃圾全部实现资源化处理,不但不会污染环境,还将全部“变废为宝”。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项工程,政府不用掏一分钱。
这样的好事,就发生在桐庐。昨天,记者从桐庐财政局获悉,该县一项有关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的政府PPP项目,行将启动。
“PPP模式”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今年桐庐专门成立了桐庐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随着县内餐饮业和服务业的增多,这些年来,餐厨垃圾成倍增长。在一份评估报告中,这样表述,到2020年桐庐县城规划常住人口54.4万人,预测餐厨垃圾产量约49吨/每天;若到2030年县城规划常住人口预计70万人,预测餐厨垃圾产量约70吨/每天。而目前,桐庐县还没有独立的餐厨垃圾收运体系及处理设施,餐厨垃圾大多由私人上门承包收购,部分餐厨废弃物直接混入生活垃圾送至垃圾焚烧厂焚烧。政府的这个PPP项目正好填补了桐庐县在餐厨垃圾规范化管理和处置方面的空白。
有了政府“指挥棒”的引导,还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大量资金投入,而这正是PPP的优势所在。在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中,政府以“零投入”撬动了这个3200万元的项目。不仅如此,通过PPP模式,还有效解决了选址涉及的环评、稳评、用地指标等限制因素,充分发挥现有企业在运营成本和技术上的优势。比如,企业配备专门的项目建设场地,面积大、基建设施完备;在分离筛选垃圾的技术处理过程中,使用国内外先进的、成熟的厌氧消化工艺技术和相应的关键技术设备,能够对餐厨垃圾进行较好的预处理,在二次利用阶段除了可以提炼工业油脂外,预处理后的废渣残余干化后还可做为饲料,收集的沼气也可以二次利用发电。同时通过公开招标、专家评定等环节可实现最优社会资本入驻,保证所有资源配置最优化,为接下去项目的顺利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近年来,桐庐正张开怀抱“拥抱”社会资本,携手在深化体制改革的道路上共同创新、共享成果。2013年以来,桐庐县已落地的PPP项目10个,总投资建设金额近13亿元,其中社会资本方投资约12.6亿元,范围包含污水处理运维、垃圾处理运维、小镇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信息平台开发运行等公共服务领域。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