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北京国家大剧院大厅顶部的透明玻璃,可以看见流动的水。这个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的半椭圆形剧院,浪漫地把人工湖建在了剧场之上。昨晚,就在这个中国最高艺术殿堂,音乐厅里的每一块天花板都被这支来自杭州的城市乐团唤醒——在进场前的那一刻,杭州爱乐乐团的乐手们身背各自的乐器,像战士背负他们的武器那样打响“攻陷”北京观众耳朵的“战役”——一个美女小提琴乐手兴奋地说:“嘿,北京,我们又来了。”
这是杭州爱乐第4次走进国家大剧院的音乐殿堂。自2010年受邀献演“第二届中国交响乐之春”以来,杭州爱乐这些年以不同的身份登上北京各大剧院的舞台,“前前后后大概来北京13次了吧。”邓京山说,这一次,这支早就褪去青涩的城市乐团,带来的音乐会包含了各种令人振奋的元素——驰骋全球乐坛的华人大提琴家王健、三大大提琴协奏曲之一、世界上最大的乐器管风琴、《不能说的秘密》中的四手联弹……
“一千多张演出票早就提前卖空了,我很担心他们有没有给我留一张票,否则我就得打道回府了。”邓京山笑盈盈地抱怨着。在他眼中,这场名为“王者归来”的音乐会,不仅仅因为请来了当今乐坛最厉害的大提琴家王健这位“王者”;还有另一层的意义在于,杭州爱乐的再度归来。“每一年,我们必须告诉北京观众,杭州爱乐在北京是有生命力的。”邓京山目光深邃。杭州这座城市的文化土壤,也正因为这支乐团,而变得更加饱满丰润。
“大提琴侠”
用德沃夏克作品扣人心弦
舞台之上,王健的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拉得真是动听。虽然他的面部表情依然是认真到“苦大仇深”,但是大提琴声如此宽厚、温暖、如诉、拨动心弦,大提琴的箱体就像有一团活的气体,带动观众呼吸的节奏。半个月前,王健用他那把1622年制造的意大利名琴“阿玛蒂”,与杭州爱乐一起用这首著名大提琴协奏曲拉开了乐团2017-2018音乐季的大幕;半个月后,在中国最高艺术殿堂,他再度用这首充满乡愁的大提琴协奏曲征服北京观众。
指挥杨洋毫不吝啬对他的赞赏之情:“王健是当今乐坛的超级大提琴演奏家。”而这位“大提琴侠”也称赞杭州爱乐“有朝气,有上进心,一下子集结了交响乐所该有的气韵”。乐队首席薛飚说,跟王健的每一次合作,都有全新的火花碰撞。而这样的火花还将继续。团长邓京山透露,他们最新的一部委约作品——大提琴协奏曲《水袖》的全球首演,就将由王健亲自演奏。
圣·桑的管风琴
《第三交响曲》“王者归来”
对于艺术总监兼指挥杨洋来说,这场音乐会更让他振奋的还有由法国浪漫时期作曲家圣·桑创作的最后一部交响曲——《第三交响曲》,因圣·桑在其中使用了管风琴,又被称为“管风琴交响曲”。它是圣·桑5部交响曲中影响最大、上演次数最多、最富于创新的交响曲,这部姗姗来迟的作品,正如艺术家自己所说,“在这部作品中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担任管风琴演奏的正是1998年圣·桑《第三交响曲》在国内首演时的演奏家刘东莱。
“虽然杭州大剧院也有管风琴,但是音乐厅的舞台太小,无法演奏大型作品。但是国家大剧院的音乐厅,给予了演奏这部作品最好的条件。”杨洋兴奋地表示。为了演奏好这部伟大的管风琴作品,杨洋就像绣花师傅一样,在排练时对作品进行一点一点的精雕细琢。最后一段旋律,他要求细致到连刘东莱也感慨实在是太难了。“换音栓时简直手忙脚乱。”但最终这项苛刻无比的挑战还是圆满完成了。杨洋欣慰地表示,这9年,他眼看着乐团从青涩走向成熟。他们已经脱离了成立之初的兴奋期,渐渐趋向于更为沉稳的风格。
据悉,10月14日,杭州爱乐还将连续第三年受邀献演北京国际音乐节,今年乐团将与其他8支国内最优秀的交响乐团联袂呈现北京国际音乐节“音乐马拉松”交响荟萃音乐会,从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一天连续10个小时轮番演奏,共同奏响北京国际音乐节20周年纪念的非凡旋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