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梁建伟 通讯员 杨希林 文/摄)昨天,杭城有4000多名四到六年级学生参加了奥数比赛“中环杯”初赛。接下来的几个月,各种各样的数学杯赛也将陆续开考。
跟去年比,今年“中环杯”初赛时间整整提前了2个月,去年是12月份初赛才开考。据比赛杭州组委会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决赛时间就定在12月,“也比去年提前了很多。”
“中环杯”是上海的一项数学杯赛,来杭州举办已经有7个年头了。今年,因为种种原因,上海的“中环杯”宣布暂停,但杭州、武汉等地仍继续举办,只是时间上提前了2个月。
钱江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中环杯”的赛事规模缩减了,去年是从二年级到初一,一共有6个级别,今年只针对四到六年级,参加人数也从去年的7000多人减少到4000多人。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杭城有各种各样的数学杯赛超过10个,每年家长都带着孩子连续赶场考杯赛。去年底,杭州教育局针对杯赛热、培训热出台了11条禁令,对今年的数学杯赛或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
为了参加杯赛
有个孩子报了四个数学培训班
昨天上午9点,“中环杯”四年级初赛准时举行。记者来到杭州上城区金衙庄分考场,发现有数十名家长聚集在考场外,等待孩子考试结束。
“孩子考完后,还要去上英语补习班,所以必须等他考完。”一名等候在现场的家长说。
为什么要参加这样的数学杯赛呢?记者与现场10多位家长交流后发现,一是数学培训班的老师大力推荐;二是孩子的很多同学都参加了,也想来试试;三是孩子自己对数学竞赛感兴趣。
记者了解到,来参加考试的孩子基本都参加了课外的数学兴趣班,有些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接受数学辅导,大部分孩子有两到三年的培训史。
“我家孩子的数学成绩,之前在班级里基本能排前三,到了四年级,看其他同学都报班了,这才给他报了一个培训班。”一位四年级家长告诉记者,“来报考杯赛,是觉得既然在外面上了培训班,就想通过参加比赛来考察一下学习效果。”
不过,对很多家长而言,“中环杯”只是今年孩子参加数学竞赛的第一步。
“我们已经是五年级了,上数学培训班已经3年,杭州每年举办的重要数学杯赛,我们基本上都会参加。”一位爸爸说。
为了参加数学杯赛,有家长一口气给孩子报了4个数学辅导班。
“去年孩子来考过‘中环杯’,只考了30多分,后来听别的家长说,参加数学杯赛必须报专门的辅导班,所以给他报了4个。”一名家长感慨,“参加杯赛太累了,但不给孩子施压,就怕他输在起跑线上。”
杭城某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对钱报记者说,他们机构里有1000多名学员,起码半数以上的孩子参加了2个以上的数学培训班,“比例还是相当高的,家长觉得只在一个地方学,不放心。”
今年考试场地难解决
数学杯赛规模在缩小
从去年的7000多人,缩减到今年的4000多人,“中环杯”规模缩小近半,为何?
赛事组办方负责人对记者说,去年杭州市教育局出台11条禁令,其中有一条是“严禁中小学校向机构或个人出借场地”,“这一条让我们很被动,去年禁令出来时,离我们初赛开考还不到1个星期,我们只能临时向郊区的高校租借场地。为了落实场地,我三四个晚上没睡觉。”
这位负责人说,去年他就有了这样的打算,今年一定要缩减比赛规模,控制参赛人数。“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今年我们原本打算继续租借郊区高校场地,但被很多学校拒绝了。”
所以,今年“中环杯”初赛的9个考场,只能在各个培训机构的场地进行,代价是这些培训机构停课一天。
这位负责人说,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对奥数杯赛组织者是一种不小的压力。“如果所有学校的场地都不能租借了,杭城数学杯赛的规模肯定会缩减。”
民办初中开始看重综合成绩
数学杯赛作用在降低
钱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参加“中环杯”初赛的六年级学生比去年少了三成。
组办方负责人对记者说,今年参赛的六年级学生是1100人,五年级1600人,去年两者的人数都是1500人。“六年级参赛人数的减少,可能与杭州的小升初风向有关。”这位负责人说,五年级是数学杯赛的重要时段,能不能拿奖就看这一次,“六年级学生开始更重视在学校里的学业成绩了。”
记者分析后发现,目前杭城知名民办初中在招生时,更加看重学生的各科综合成绩。学生的期末总成绩如果能达到380分以上,就能进入民办初中的自主招生名单,甚至能直接获得自主招生名额。
数学杯赛作为民办初中敲门砖的作用,正在日益降低。“中环杯”负责人说,早几年,重要的数学杯赛只要拿到一等奖,民办初中肯定就收下了,“现在还要看其他学科的成绩,体育也要测试,还要面试。”
这种变化也跟杭州中考数学难度系数有所降低有关。“现在学生只要抓牢基础知识,就能在中考时取得一个相对不错的成绩,偏题、难题少了,基础好的学生只要仔细一点,就能拿高分。”
不过,记者发现了一个新现象,那就是参加数学培训的孩子,正在朝低龄化方向发展。
在杭城某培训机构,3年前主要从三年级开始招收学生,现在已经提前到了一年级,“一年级的学生人数虽然只有10多个,但家长要孩子学数学的意愿很明显。”培训机构负责人分析说,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现象,一是跟二胎多了有关,一些家长从大孩身上总结经验,觉得早点学有必要;二是家长的焦虑情绪、跟风现象越来越严重,只要班里有孩子在上培训班,其他家长就不淡定了,怕自家伢儿不学会吃亏。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