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记者蹲点调研:杭州宅基地“三权分置”探索如火如荼
2018年04月12日 07:28:24 来源: 浙江在线 印梦怡 通讯员 杨文龙 浙江在线记者

  浙江在线4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印梦怡 通讯员 杨文龙)近日,记者跟随杭州市国土局蹲点调研组,来到距离杭州市区70多公里的临安区天目山镇。在这里,一场攸关人地关系的农村变革,正如火如荼地上演着。

  杭州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

  村民贷款从此有了保障

  过去,农村宅基地制度主要体现了居住权的保障,而“财产权”则相对缺失。近几年,把全国上亿亩宅基地这个沉睡的巨额财富搞活,来撬动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这一“振兴乡村”的呼声已愈加迫切。

  如何打开这个巨大的市场?首先需要兑现“财产权”,在保障的基础上完成激活。2018年中央明确提出宅基地实行“三权分置”: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

  杭州对此积极探索实践,早在去年11月,天目山镇一都村、周云村边作为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两个村村民陆续领到了宅基地及住房一体的不动产权证。截至目前,一都村已陆续发证114本、周云村发证203本,这一数字也在不断更新。

  这一变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村民拿到不动产权证,意味着明确了宅基地的资格权,无异于吃了一颗“定心丸”。

  周云村村民王力(化名)表示:“就在拿证前,家里要装光伏发电系统,但要提供房产证。以前村里房子没证,要怎么证明这房子是我的呢?得去村里、镇里、国土部门等各个单位打报告要证明。现在有了证,一切都简单了。”

  此外,要搞农家乐,营业执照也需要提供不动产权证。尤其是办理贷款业务,在过去,农民要办理贷款十分艰难,只能经过联户担保,不仅门槛高、利率高,也极大约束了农业开展。但有了不动产权证后,情况全然不同了。

  厘清了人地关系

  盘活了农村土地

  “宅改”后的天目山镇,变化翻天覆地。

  曾经闲置的农房“摇身一变”,成了乡村旅游的“根据地”民宿,如一都村的夏家民宿集群;曾经破败的棚户房经过调剂置换,腾挪出了用于公寓楼及回迁安置小区的建设用地,让部分造不起房子或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的村民可以选择性地安置。

  在一都村,村委书记俞涛冲告诉记者,去年至今,一都村已腾挪出30多亩土地,其中有三分之一将用于建造安置小区,其余部分除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外,还计划利用地理优势引进滑翔伞基地等项目。

  周云村村委书记胡立伟说:“村里总共就323户,但是闲置农房和厂房、猪棚等几乎占了大半。去年到现在已经拆了102处闲置空房,村容村貌变化相当大。”胡立伟表示,在过去,农村的一大弊病便是人地关系不清晰,但随着“宅改”的深入,盘活利用闲置农房、推进“一户一宅”,村子焕然一新。与此同时,村民收益也有了明显增长,通过集中流转方式,周云村去年把700多亩土地流转给当地供销社,实现了成片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

  下一步,杭州将继续加快房地一体的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推进利用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用房,发展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有效利用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因地制宜地推进土地综合整治。

标签: 宅基地;发证;村民;天目山;农村宅基地;用地;产权;村委 责任编辑: 蒋敏华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