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为感谢杭州人民的温情 来自黑龙江的他用毛笔写了一封信
2018年05月01日 20:51:12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黄伟芬 通讯员 江萍 吴晓丽

  浙江在线5月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伟芬 通讯员 江萍 吴晓丽)这个五一假期,来自黑龙江的陈驹,除了感受到杭州天气的“热情”,还体验了一把杭州人的“温情”。

  4月27日,他乘坐公交车的时候,不小心遗失了钱包,这里面装了7000多元现金和所有的证件,正当他心急如焚的时候,一个小时后,远在家乡的同事给他打来了电话,说,钱包找着了。

  5月1日,记者联系到了陈驹,听他讲了这个有趣又温情的小故事。

  老记者粗心大意丢钱包,一个小时后家乡朋友喊他去领

  联系到陈先生的时候,他诙谐地说,“我当了30多年记者,大半辈子都在采访别人,没想到今天自己成了被采访者。”

  陈先生今年55岁,是黑龙江《绥化日报》的一名记者,最近几年,每年都会安排时间来天目山度假。他说,“相中了临安天目山的景色山水人文美,就过来享受享受环境,还能写点东西。”

  这不,今年4月25日,他和几位同事再一次来到天目山,没想到美丽的假期开始没两天,不美丽的事情发生了。

  4月27日下午,他到於潜镇买了一些生活用品,16点50分左右乘坐271路公交车回家。在天目山村茅草畈下车时,不慎将钱包落在了车上。

  晚上7点左右,发现钱包不见的陈先生急得团团乱转,这时突然接到了家乡记者朋友的电话,“我朋友让我和嘉兴电视台的一位张记者联系,他曾经在绥化工作过。”

  几经辗转,陈先生联系上了公交车司机孙贵木,确认了第二天前往公交公司领回钱包,他说,“如果找不回钱包,我这个假期将是黑色的。”

  “这里有人丢了记者证,有认识的可以喊他领一下吗”

  远在浙江的陈先生丢了钱包,怎么反而是黑龙江的同事打电话给他呢?

  陈先生说自己平时用微信不是很多,而当天晚上,他丢了钱包的事情已经通过微信群在全国记者中传开了。

  孙贵木师傅捡到陈先生的钱包以后,交到了公交公司。大家打开一看,里面不仅有七千多元现金,还有身份证、记者证等重要证件,想到失主一定很着急,但是又联系不上对方。

  看着记者证,工作人员心头一动,求助媒体是不是能找到这位陈先生?

  于是,值班领导试着联系了临安电视台的陈晓,通过她在各个微信群里转发陈先生丢失记者证的消息,恰好这条消息被嘉兴电视台的同行看到,又辗转联系上了绥化媒体圈的朋友。

  所以才过了一个多小时,陈先生家乡的朋友打来了电话,告知钱包找到了。

  陈先生说,接到电话后压在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由此也倍感“天下记者是一家”的温暖。

  送锦旗?没诚意没创意,连夜手写感谢信

  为了表达感激之情,陈先生连夜写了一封感谢信。

  问到写感谢信的初衷,他是这么说的:“我其实也想送锦旗的,就是觉得锦旗做得再漂亮,也只能写下一两句话,不如写一封感谢信,能够直观、直接地把事情讲清楚,让广大乘客能够对司机师傅和公交公司拾金不昧的行为有更多了解。”

  手头只有毛笔,没有墨水和纸张的陈先生,赶紧买来材料,连夜写下一封一米长的感谢信。

  他在信中写到:此次来天目山,我终生难忘。这里,山美水美景美人民更美,古香古色古朴古风犹存。

  当他带着感谢信送到公交公司时,孙贵木师傅谦虚地说,“这事不算啥事,碰到我们公司任何一位司机都会这样做的。”

  陈先生说,每年来一次天目山度假,已经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每一次的到来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受。这次钱包失而复得,生活中处处可见小小的善意和感动,大概也是天目山让人流连忘返,让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魅力吧。

  为此,陈先生还特意赋诗一首:

  初识天目山(作者:陈驹)

  风从东北来

  把我送到你的怀抱里

  白天鸟啾啾

  夜里虫唧唧

  天籁之音

  人间难觅

  风不敢穿鞋

  怕打断你的梦呓

  托树叶在耳边轻轻告诉你

  她的行迹

  雨不敢驻足

  怕打湿你的静谧

  让溪流带着她

  从你怀抱里悄悄离去

  不懂事的云雾

  痴情地缠着你

  搂着你的头

  绕着你的膝

标签: 钱包;感谢信;天目山;锦旗;先生;温情;梦呓;家乡;溪流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