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披上“P2P”外衣,利用互联网打着投资理财的幌子,通过吸纳会员网络平台投单、销售股权换购证等方式向20余万名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156亿余元,造成17万余名会员的集资款共计57亿余元不能返还。
昨日,是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披露了这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非吸”大案,其中有300多名萧山人中招,被骗总金额超过一千万元。
披着“P2P”外衣的“非吸”案
300多名萧山人被骗
这个“非吸”大案, 被称为中国版“庞氏骗局”。杭州中院审理查明,龙炎公司的运作模式类似传销,发展新会员即可得到提成,期间还赠送茶叶、旅游项目等,通过吸纳会员网络平台投单、销售股权换购证等方式向20余万名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共计156亿余元,造成17万余名会员的集资款共计57亿余元不能返还。
萧山的黄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受害者,她与公司法定代表人黄某的女儿阿雯(化名)关系不错,在龙炎电子商务公司投资了24.3万元。阿雯是公司一个服务站的负责人,她告诉黄女士,投资5周就可以回本,后面的5周可以赚50%以上的钱。对此,黄女士深信不疑。
从2016年2月份到3月底,黄女士总共投资24.3万元,除此之外,为拿到发展会员的分红奖励,黄女士还发展了自己6个亲戚成为公司会员,这些亲戚总共投资了70余万元。
因为相信阿雯,黄女士把钱直接交给阿雯打理,自己从不过问,产生的分红也让阿雯继续用于投资,直到案发。
无独有偶,萧山的楼先生是一名白领,2017年6月,他在网上浏览到一个投资理财的广告。广告介绍说,通过某某平台可以购买车贷宝,平台承诺这项投资低风险高回报,许多产品年化收益率在9%以上。
心动之下,楼先生下载了该理财平台APP,先投了10万元,购买了一款期限1个月,年化率9%的产品。一个月后,本金和收益到账,和约定收益差不多,于是他在2017年8月又先后购买了3个产品,累计投资31万余元。
让楼先生没有想到的是,这回当产品到期后,他仅取回了部分本金,剩余近22万元无法提现。
事后,据本案相关嫌疑人交代,为了维持运转,公司利用新吸收会员的资金,作为老会员的分红支出,以此构建中国版“庞氏骗局”。很多受害人不仅本人上当,还连带亲戚深陷其中。
揭开这家公司的“神秘面纱”
民警为你算了一笔账
警方查明,涉案公司打着专门从事P2P模式的旗号,利用自己开发的理财APP吸引客户投资,因承诺低风险高回报,很快吸引全国各地数万名用户注册投资。
据了解,2015年1月30日,安徽人柏某登记成立了某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2015年7月份该公司开发了APP平台,并开始利用该平台开展抵押借贷等金融业务。
2017年3月底, 柏某以38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公司(包括APP平台)卖给了黄某。
黄某接手公司后招募人员,利用公司APP平台,以高额回报、虚构标的物等手段,面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2017年5月15日,黄某又以1200万元的价格将公司(包括APP平台)卖给了丁某。
丁某花巨资收购公司后,由柏某负责的公司提供技术维护,至2017年9月14日,面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约2.8亿元,涉及投资人约2万人。
萧山公安专案组经过缜密侦查,集中收网,目前丁某、黄某、柏某等7名涉案人员已被依法逮捕并移送起诉,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案情大白,办案民警为受害者算了这么一笔账:如果一家投资公司给出了年息20%,还要刨去业务员和各种成本大致在10%左右,那么你投进去100万元,实际只剩下了70万元。也就是说,这家投资公司想要赚钱,70万元的投资必须达到57%的回报率才行,稍微动动脑筋就知道,现在哪里有这么高收益的投资项目?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一些不法分子将“非法集资”包装成私募基金、P2P、健康服务、高科技产品等,以高收益、高回报为诱饵,骗取公众“入套”,非法吸纳资金。在投资理财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切勿盲目追求利益,谨防上当。
链接:
2017年开始,萧山警方会同相关镇街、部门实施“扫楼行动”,不间断地对辖区内的金融企业进行基础排查摸底,了解其经营方式,发现犯罪证据的,予以立案查处。
截至目前,全区共排查企业8696家,在公安告诫后,主动注销离萧的企业有179家,立案查处21家,“扫楼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