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众山封路。千里岗、昱岭山和白际山把这个地方团团包围,不留空隙——古时的淳安,千万年间,去无可去。
千里岗是“众山之王”:它从西端开始“一路南行”,北折通过主峰后,再向东北。山的一边是淳安,另一边是建德。1974年,在建德地界一处极不起眼的小山坡上发现了一颗智人的上犬齿化石——这就是“建德人”,距今约5万至10万年——浙江人的生活轨迹从此开始。
如果站在1500多米的千里岗主峰“磨心尖”,就可以看到,数万年间,古人学会了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学会了从山洞迁居到水边。
但仅此而已。
封闭的环境让这个地方举步维艰——因为直到先秦,浙西,包括古淳安在内依然山高林密,沟壑万千,绵延千里。变化小到只有两个字——居住的人开始被史学家称为“越人”。那个时候,浙西一带甚至没有像样的城邑,即使统治者也对之不加理会。淮南王刘安曾上书汉武帝:“越,方外之地,断发纹身……”《十七史商榷》卷四十二亦载:“案山越者,自周秦以来,南蛮总称百越,伏处深山,故名山越。”直到东汉208年,孙权部将贺齐击山越后方置始新县、新定县,皇恩方得泽被。
然,仅150公里外的平川靠海的杭州却已是另一番景象——
公元前222年秦朝就设了县治(属会稽郡),开始了作为城市的历史。到西汉时设西部都尉治——钱唐县成了会稽郡的军事要地,多时驻兵逾万人。单从设县治而言,“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古淳安要落后钱塘430年。
二
重镇钱塘还是山越古淳安,430年,谁来打破?
路,其实就在眼前。猛然醒悟的时候,已经有人看到一条大江悠悠而来:新安江(长373公里,流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发源于安徽休宁(黄山山脉和白际山脉交接处),东入浙西。
“如果顺流而下,休宁是不是能到新安?新安是否又能到钱塘?”
这个猜测变成了一种发现的力量,就像是给一个盒子穿了一个洞,洒进阳光,挤入空气,里面透亮起来。
人们以浮木渡水,以独木为舟,慢慢从山林里走出来,新安江也渐渐热闹起来,山脉的阻隔,已经不再那么让人无可奈何。
三
越来越多的山里人通过水路从徽州、从淳安去往钱塘。听得山里的介绍,外面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从杭州、金华、衢州来到这个曾被忽略却极其优美的地方。
来者何人?无外乎游历、访友和肩挑。
在所有“进山”的人群中,南北朝沈约算是较早的一个,他为这里的山所迷,更为新安江的水所折服。他边看边写:“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洞澈随清浅,皎镜无冬春”。
沈约的句子一传十,十传百,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到了诗歌之朝——唐代,文人几乎来了一次集体聚会。李白写“游子清溪”,孟云卿写“江上寄处士”,章八元写了“新安江行”,权德舆写了“新安江路”……
浙西唐诗之路的形成,让这个封闭的古淳安容光焕发。
无论是因山而阻的徽州,还是封闭林下的古淳安,他们想把里面的东西带出去;无论是寻美品色的诗人还是为谋生路的工匠,他们想把外面的东西带进来。他们都要找到路。那是一种多么迫切的需要:淳安贺城、安徽深渡开始建起大小码头,徽商连通了众多河道——练水自绩城以下,横江自渔亭以下,率水自上溪口以下,皆通舟楫,东由歙之街出口境,下达淳安、建德、杭州、上海及兰溪、金华、衢县各埠。通过淳安中转,新安江已“上接闽广,下接苏杭”。
山风自里而外涌出,海风自外而内吹来,两种不同的力量在新安江上迎面碰头,交锋、杂糅、融合。一次又一次,一波又一波,锋面所停之处无不璀璨。
先进生产力总是启发着落后的生产力。第一个锋面停在了淳安,新安文化就这样诞生。大唐贞观年建蔗山上贵精舍,天宝年开山地取铜,宋明两朝建七寺八宝塔……当然还有随着中医传入的正方偏方,在当地传承已久的八都麻绣和浪川纸作;还有古老到已经无法考证起始的吊吊包和汾口毛豆腐。
融合的力量让淳安当地的草本、古建、宗族、民俗、语言、饮食、文化艺术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新安文化成型并历久弥新,达到顶峰。
这样的高度势必会对周边造成影响,在泛新安文化核心区域圈——建德、徽州相继也出现了严州文化和徽文化的巅峰。
四
地理环境变成了新安文化诞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但还有一个问题没有明晰:多山多河的地形无数,为什么是新安江?为什么要在淳安?
这个问题曾经有专家进行过激烈的辩论,求同而存异,列出几个专家同感:
第一,太长太大的江不利于某个局部区域的文化交融,太小的河又不足以接纳、吸收各种不同的生活观点。
第二,新安江上游地区均为绵延大山,长期封闭后对先进生产力充满渴望。同时又直通入海,为沿海相对发达力量的内送提供了条件。
除了地理环境就是“地理落差”——先进/落后生产力之间的高差让融合变成了可能,走出去的人们也通过融合拓宽了视野,复制了更广区域内的文化学习之路,越到后来,甚至是所有中原文化的高光点都能快速地通过商人、士子和游历者来到杭州,来到古淳安……
有水而不是大江大河,有山却又留隙一线。原本“其地险狭而不夷,其土驿刚而不化”,却在世世代代勤于山伐,忍寒暑、恶衣食的坚忍不拔中,有了气质,缔造了精神。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