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80余年良渚遗址考古历经四代 守望五千年华夏文明曙光
2019年01月15日 14:01:03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刘慧 俞吉吉 魏志阳

  “考古是读地下的书,我们要一层一层地去研究历史。”近日,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所长、考古学家刘斌带着自己引以为傲的考古事业和良渚文化走上了央视《开讲啦》的舞台。“远看像讨饭的,近看像捡破烂的,手里还经常拿着盆盆罐罐……”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考古界用这句顺口溜自嘲,刘斌凭借一层石头发现了良渚古城,在刘斌眼中,考古就像破案一样,实际上考古挖的不是宝,是文化的宝藏。放眼浙江考古史,良渚,是绕不开的话题。很多人或许不知道,80余年的良渚遗址考古已历经四代。

  刘斌亮相央视节目《开讲啦》(网络图)

  2018年1月26日,中国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那一刻,距离“良渚”两个字首次出现在考古领域,已经过去了80多年。这80多年,良渚考古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连日来,记者走进仍在建设中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探寻良渚和在这里接力考古80余年的4代人的故事。

  5000年前,有一群勤劳智慧的良渚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良渚文化。5000年后,有一位睿智勤奋的良渚人,让我们重温了祖先创造的奇迹。他就是良渚文化的发现者施昕更——他用80年前的一两片黑陶,打开了一部厚厚的文明史。

  时光回溯。从1936年12月至1937年3月,24岁的施昕更先后3次代表西湖博物馆对棋盘坟、横圩里、茅庵前、古京坟、荀山东麓以及长明桥钟家村等六处遗址进行试掘,获得了大量的石器、陶片、陶器等实物资料,并在此期间经调查,发现了以良渚为中心的十余处遗址。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讲述良渚考古的80年

  同年,杭州沦陷,施昕更所撰写的《良渚》一书的印刷被迫中断,他携带原稿,随西湖博物馆迁往浙南,不久即投笔从戎,在瑞安县抗日自卫会工作。1938年,几经周折,《良渚》一书才得以在上海勉强出版,而被视为珍宝的许多出土器物则因来不及搬迁而毁于战火了。更不幸的是,这位本来还应该能够在良渚遗址发掘研究上大有作为的年青人,在1939年5月因患猩红热而英年早逝。

  如果施昕更算是第一代,第二代则要跳跃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牟永抗担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二室(史前考古)的主任。王明达是反山遗址发掘的领队。举世瞩目良渚文化王墓等级的反山和瑶山遗址,就分别在1986年、1987年发掘的。这两个遗址之骄人发掘成果,用牟永抗语言来表达:“单就玉器而言,在数量、品种或花纹均超过全国以往历次发掘所得良渚玉器之总和。而且还发现了许多新器种、新纹饰,成为良渚玉器一次轰动性的空前大发现。”

  2016年,是良渚遗址考古80周年,也是良渚古城发现10周年。良渚成了热词,良渚成了网红。11月25日,83岁的良渚考古的开拓人牟永抗、73岁的考古学者王明达,都在这个寒冷的日子里,赶到了“良渚遗址考古发现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现场。两位老人感叹地说,以刘斌、王宁远为代表的第三代考古人功不可没。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

  湮没不彰的浙江古代文化,更得重要的物证。现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也是良渚古城的发现者:“自从发现了反山遗址、瑶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玉器,从这个时候开始,谈起中华五千年文明,就绕不开良渚遗址了。”2007年,总面积达300万平方米、规模宏大的良渚古城重现人间,2015年良渚水利系统得到确认,揭示了“中华第一城”和“世界第一坝”的宏大格局。

  而这10年,从30万平方米的宫城到300万平方米的王城,从800万平方米的外郭城再到100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大约相当于15个西湖),它一次次刷新了学术界对良渚文化的固有认知,一步步实证了中国五千年文明。

  早在2008年,当时还不是所长的刘斌,带着研究员王宁远,以及三四个技工,从反山南边良渚遗址管理所内的临时住处,搬到了遗址内的八角亭,以便继续发掘古城及周围。

  对考古人而言,这个“八角亭”指的就是良渚遗址考古与保护中心。2009年授牌成立,同年,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立,是第一批12个国家遗址公园之一。

  八角亭,记录了良渚考古的荣光。

  “这里基本上是我们所有人的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考古队队员,每年356天,平均280天住在这里,所长刘斌一住就是10年。

  “家门口的对面就是大莫角山遗址,良渚宫殿区。5000多年前的良渚国王,就是在这个小山坡上,俯瞰全城。真没想到,5000年后,自己跟考古队员们做起了邻居。”刘斌带领考古队员们,一铲一铲,一次一次,发现了这个古老王国的秘密。

  “我们是现代人,研究的是古代。一直生活在这种状态里,别人看来很艰苦,其实有很大的快乐。”刘斌说,八角亭对他们很重要。如果没有工作站,就不可能有十年来良渚考古团队的建设——因为10年前的八角亭,只有四五个人。如今,已经发展为20多人的良渚考古队,大部分都是80后90后的小年轻,也是第四代良渚考古人。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年轻考古队员登上央视《国家宝藏》节目(网络图)

  “一千年前的文明看北京,两千年前的文明看西安,五千年前的文明就要看杭州良渚了。”今年1月28日,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6名年轻考古队员登上了央视《国家宝藏》节目的舞台,在节目中,他们是良渚“玉琮王”的守护人,在现实工作中,他们从各自的领域,考古发掘、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地质考古等守护着实证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圣地——良渚遗址。

  年轻的姬翔,在考古队中负责地质考古,在他看来,良渚遗址里一块普通的石头,都可能和良渚城墙所用的来自同一个地方。而研究动物考古的宋姝说,良渚遗址中还出土了30多种动物,猪头骨是出土频率最高的一种动物,还有圣水牛的头骨等,此外,在家猪和鹿身上还发现了屠宰、烧烤等痕迹,说明这些动物在当时已经登上了良渚人的食谱。

  《国家宝藏》节目中的宋姝(网络图)

  《国家宝藏》节目中的姬翔(网络图)

  采访那天,考古队正在搬家。中午时分,记者看见宋姝坐在姬翔的摩托车后,一溜烟消失在田野上。有趣的是,两位90后考古人,是在八角亭恋爱的。一个来自吉林,一个来自安徽。2016年,他们先后来工作站报到。

  “我想通过研究,找到良渚人为了建造这座城,究竟走了多远的路。”在研究植物考古的武欣眼里,从良渚人的食物,五千年前的炭化稻米中可以推测,是古城的一个粮仓失火后留下来的。根据遗留在土中的炭化稻米的数量推测,这处粮仓大概有20万斤的埋藏量。有这么多的稻米,一方面说明古城内粮食的存储量很大,另一方面,在城内一直没发现水稻田,城外有水稻田的存在,说明当时已有了城乡分别。

  遗址上的动物骨骼遗存(网络图)

  文以载道,物传精神。良渚文物,是古人智慧和技艺的结晶,也倾注了文物修复师的心血。廖文艳是一位80后女孩,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工作站从事文物修复工作。作为第四代良渚考古人,她的生活对很多离开手机活不了人来说很难想象,隔绝浮世喧嚣,每天触碰的是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物,在一张一平方米的小方桌上,她精益求精,像拼图一样日复一日地还原着一件件出土于良渚大地中的文物。有时候怎么拼也拼不对就会站起来走走,看着那些拼好的文物,心里又有了动力。她用匠心让损坏的文物重见天日,让自己的每一笔、每一刀、每一次刷漆赋予文物再次传播文化的价值。就在良渚博物院重新开馆那天,廖文艳也来到了现场,看着经过自己修复的文物出现在展柜中,她打心底里高兴,这里的每一件文物,她都记忆深刻。

  四代考古人辛勤耕耘的这方土地,眼下正在悄然中变化着。目前在建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良渚古城的核心区域,总面积9.09平方公里,如果比作世界杯足球场,大约有1299个那么大。古城核心区将集中展示良渚时期人工堆筑的台墩式聚落的整体地貌。古城外围区域,保留大部分湿地和农田。

  刘斌和年轻考古队员在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

  多么美好!数年来,考古队有一个保留节目,就是饭后骑自行车到古城外绕一圈,看看北城墙和西城墙,或者上大莫角山,看最美的落日风景。

  夕晖里,他们望着眼前正在建设中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很是自豪:你们看,不少遗址分区上都竖起了图文展板,河道两边竖起了木桩,种上了一排排高大的绿植,小花遍地,天空中还有鸥鸟飞翔,已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公园景象……它们都在向全世界讲述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圣地——良渚的故事。

标签: 良渚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