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指尖办 零见面 帮你办 滨江“最多跑一次”跑出优质营商环境
2019年02月28日 08:20:44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孟娇 通讯员 邢瀚悦 王璐璐

  节后上班第一周,滨江区司法局、人社局、市场监管局等9家单位的“一把手”来到滨江市民之家,到窗口坐班并开展“体验跑”。

  这并不是一次临时的活动,而是有一张十分具体的全年排班表,对干部坐班的时长、要求都有细致描述,参与的部门涉及街道、滨江区直相关部门、驻区单位以及其他相关的窗口单位。其目的,就是要巩固“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让“懂行”的领导干部,通过实际办理业务,面对面与办事群众和企业交流,听听群众反映的问题,了解企业遇到的难点和迫切需求,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

  高新区(滨江)面对群众和企业的姿态,恰恰体现了引领发展的“高站位”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大决心”。

  近年来,作为我省深改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高新区(滨江)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过去一年,该区砥砺改革,实现了6个率先——在全市率先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100%进驻办事大厅;率先实现自助服务机街道、社区全覆盖;率先启动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率先推出“跑一次”未办成兜底窗口;率先发出全市第一本“证照分离”营业执照;全省率先实现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到3天。

  “跑一次是底线、一次不用跑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高新区(滨江)通过网上办、就近办、零见面和整合便民利企的服务功能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在以往改革的成果上,不断设计和推动政府服务的自我革命。

  现在,在高新区(滨江),办事越来越方便、服务越来越贴心已经成为不少企业和群众的共识。

  网上办 指尖办

  跑出群众“幸福感”

  服务便不便民,听听群众的反馈就知道。

  就在上周六,网友可心在微信朋友圈中“怒赞”,“滨江的便民服务,不服来辩!”

  为啥“怒赞”?

  当天她正要带孩子去看医生,没想到市民卡却丢了,正逢周末,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补办,“11点35分进门,取号,11点40分就出门了,而且下午2点就能取卡!”滨江高效的服务让她“幸福感骤升”。

  其实,在滨江,小到生活缴费,大到设立公司,不少事项不必去滨江市民之家排长队,动动手指就能搞定。

  90后的章小姐是浙A牌照的车主,去年4月,赶在车辆年检前,她专程去滨江市民之家处理交通违章,“大厅的志愿者告诉我,根据我的情况,这项业务,网上就能办!” 打开支付宝,章小姐搜索并关注了“杭州交警”,根据提示完成了业务办理。

  自打那以后,章小姐遇到需要办理业务,都会优先选择网上办。 “我现在,大部分涉及日常生活的业务都能动动手指就‘搞定’!”

  前不久,“滨江发布”微信公众号为市民列出了一张“一次不用跑”办事清单。比如电子钱包及公交卡充值、市民卡申领补办、少儿医保办理、医保异地转移等涉及居民生活方方面面的事项都可以找到操作指南,在网上办理。

  现在,越来越多人习惯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杭州办事服务”App等电脑端、移动端办理查社保、查公积金、交通违法处理和出入境办证等事项,值得一提的是,在滨江,通过关注“滨江市民之家”微信公众号,也可通过智能客服提前咨询办事事项,同时,通过容缺受理平台,补齐办事材料,避免“重复跑”“来回跑”。

  在滨江,市民享受着“网上办”“指尖办”带来的便利, 2018年最近一次全市“最多跑一次”改革民意调查数据显示,高新区(滨江)办事群众满意率达98%,实现率为94.9%,总排名全市第一。

  而高满意率和实现率的服务成效,也助推着高新区(滨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再升级。据滨江区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浙江政务服务网将升级改版,目前,高新区(滨江)作为该网站升级改版试点区,正承担着“领跑员”职责,进行改革先行先试。

  零见面 快速办

  跑出企业“满意度”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用脚来投票”。

  数据显示,去年滨江共新设企业8862家,同比增长7.89%,变更20705家,同比增长20.82%。

  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得益于“最多跑一次”改革降低了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放管服”改革降低了就业创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让企业和个人可以集中精力创造财富。

  在滨江,从设立一家公司到拿到一本营业执照,需要跑多少次?

  依托浙江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平台,云渡医疗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的股东万先生给出的答案是,一次都不用跑。“不仅如此,我跟相关部门的办事员连面都没见。”

  万先生曾经申请设立过几家公司,对商事登记改革的感受很深。他回忆,以前设立一家公司,不但得提交一份厚厚的纸质材料,而且其中很多都需要全体股东签名,光是请股东一个个完成纸质签名就得花去不少时间,“更别提某一个表格填错被退回后,签名再签一遍有多麻烦!”

  万先生说,现在只需要下载APP,通过扫描、刷脸识别等方式进行实名认证,就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提交电子签名,完成相关流程。

  “零见面”的业务办理,打破了设立企业时地域和办公时间的限制,而打破信息孤岛,深度应用“一网通”实现“减材料”则让企业享受到了“快速办”的红利。

  今年1月10日,万先生完成材料网上提交,当日初审就通过了,1月16日全体签署人完成电子签名,“仅仅花了6分钟,一张电子营业执照就生成了!”

  行政审批以分钟计算的“超高速”,体现的是高新区(滨江)政务服务的高效能。企业提供一份表单,通过应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部门之间的数据流转。去年,高新区(滨江)各单位通过数据共享、职能整合等举措,共减少办事材料749份,部门申请页面查询资源40项,查询页面数据共享信息16.6万次,调用数据量386.7万次,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就近办 帮你办

  跑出基层“新维度

  服务是否便民利企, “就近办”也是衡量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否跑进了企业和群众的心坎里的一个重要维度。

  高新区(滨江)在这一衡量维度上,再一次走在了前面。

  在滨江海创基地的“人才之家”里,一台小小的综合服务自助机成了这里的“园宠”。“自从它来了,省了不少事!”在园区内工作了三年多的单向东说,以前跑去市民之家办业务,“自己开车也得25分钟左右,跑一次,感觉得空出半天时间才安心。”如今,涉及社保、公积金等个人业务抽空下个楼就能办。

  在单向东看来,“跑多远”与“跑几次”带来的内心感受是一样的。

  为了满足社区和园区的办事需求,高新区(滨江)共投放了61台24小时自助服务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在街道、社区全覆盖,而海创基地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也真正实现了“办事不出园,一次不用跑”。

  除了优化和完善免费的便民服务,高新区(滨江)各部门都在通过下沉到基层的方式,寻找服务盲点,呼应群众需求。

  去年年底,滨江区人社局在西兴街道组建了一支名为“帮你跑”的社保志愿服务队伍。

  家住西兴街道奥体社区的李阿姨因为意外事故导致行走不便,眼看着就要退休了,没法去市民之家办理退休手续让她犯了愁。知道李阿姨的难处后,填表格,要材料,赶赴市民之家……李阿姨原本自己要张罗的事儿,一天之内,都由“帮你跑”社保志愿者给办好了。

  从“群众跑”变“数据跑”延伸到让“群众跑”变“政府跑”,不止于此,高新区(滨江)还在不断整合服务功能,将服务落到细节处,全力打造“政府服务综合体”。

  去年6月以来,高新区(滨江)探索建立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预测预警、可视化呈现于一体的智慧大厅,自智慧大厅启动以来,已有39万群众应用智能化设备便捷办事,群众等候时间压缩41.95%,群众办事时间压缩29%。

  同时,在市民之家,办事群众还可以享受到免费复印、免费停车、免费书吧、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和双休日服务等“福利”,而最近的好消息是,今年1月,该区市民之家推出了双向免费寄递业务,实行审批结果和容缺受理快递双向免费服务,高新区(滨江)的贴心服务,让政府与群众的距离,更近了一步。

  高新区(滨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面向政府自身的自我革命,在以往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改革如何再上层楼、再进一步、再深一层?

  在今年该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高新区(滨江)定下一个小目标——通过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形成标准化、规范化办事事项及办事指南体系;全面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有效落实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联合图审等配套制度,全面打造项目审批“高速公路”;推动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建设企业开办“网上办”“零见面”国家试点区,实现企业所有商事登记事项“一网通办”,继续推进“移动办事之城”建设。

标签: 最多跑一次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hznews/201902/W02019022837859196163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