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岗和苑安置房小区
花园岗村拆迁前
开栏语
2019年是杭州“城中村改造五年(2016年—2020年)攻坚行动”实现完美收官的关键一年。目前,全市已完成整村改造303个村,主城区城中村征迁已基本实现清零。
回迁安置是城中村改造提升的关键一环,事关城市发展、民生福祉。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安置房建设、缩短在外过渡周期、加快回迁安置”的有关要求,各地各单位根据排定的回迁时间,倒排回迁计划,做细回迁方案,确保各城区按期平稳完成回迁安置。
今日起,本报推出“加快回迁安置 提升民生福祉”栏目,聚焦民生,挖掘典型、以点带面,记录杭州全面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和回迁工作中的亮点。
“以前我家就住这旁边的城中村,2017年下半年刚启动拆迁时,我还担心将来会被安置到很远的地方。”沈振波是拱墅区花园岗村的一位回迁户,听说街道安排7月份启动回迁安置,“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在家门口实现新居安置,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据了解,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的花园岗和苑小区(花园岗农转居项目)位于拱墅区莫干山路与花园岗路交叉口,从开工到建成仅用了三年时间。
“安置小区共有8幢楼885户,解决了本村最后400多名村民的安置。”拱墅区城中村改造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安置完成后,花园岗村将全面完成回迁任务。”
眼下,全市的城中村安置房,都正快马加鞭建设中。
据了解,今年杭州市民生实事工程已明确开工安置房600万平方米、竣工260万平方米,回迁7000户,学校、公园、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开工50个。杭州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快建设和回迁速度,争取让在外过渡多年的百姓早日住上新房子,并且通过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让回迁百姓住在安置房里更有归属感。”
创新机制 安置对象参与建设管理
“花园岗和苑不论是户型,还是一草一木,都是汇集了村民的想法,经过精心设计的。”回迁户何镇宇对即将回迁的安置房十分满意,逢人就说:“以前对安置房的质量有顾虑,但是花园岗和苑是我们村民代表全程‘监工’ 建起来的,心里有底,很放心!”
为了建成群众满意的安置房,拱墅区城中村改造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花园岗农转居项目通过“阳光建管”机制,让被拆迁户全过程参与到安置房建设管理中,保障了被拆迁户的合法权益,减少了不必要的矛盾,对加快回迁速度起到促进作用。
何镇宇清楚地记得,2016年初,他就和几位村民代表拿到了花园岗农转居项目的规划方案图示、户型分布、户型介绍等与拆迁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当时,我们结合村民的需求提了几条意见,比如希望两个房间能朝南,小区绿化公园里造一个凉亭等。”这样的建议,在最终的建设中都一一实现了。
不仅如此,在此后的建设阶段,花园岗农转居项目所在经合社还派代表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跟踪。大到钢筋水泥,小到一颗螺丝钉,所有建筑材料都在代表们的掌控中。“就像自家装修一样,代表们会根据排定的计划表,对项目进行实施跟踪,保证施工进度。”何镇宇说。
“我们计划在下个月,举办一次开放日活动,邀请被安置对象来参观,对小区目前的环境和功能提出意见建议。”拱墅区城中村改造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集中提意见后,由建设单位及时改进,这样效率更高,能够保证回迁尽早启动。”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寻找“家园”归属感
随着拆迁安置小区建设速度的加快,安置房对于被拆迁住户来说,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居住功能,他们对于“家园”的期望也越来越强烈。
老房子的居住条件让何镇宇十分难忘,虽然是四层楼自建房,但是只要走出家门便是“低头满地垃圾,抬头满眼电线”的景象,“家门口的小道,两车交会都有些困难,出行很不方便。”
花园岗村农转居公寓项目,让这里的村民迫切想改变居住环境的愿望得到了实现。“过不了几个月,就能拿到新房子了。”何镇宇满是期待,花园岗村农转居公寓项目的配套幼儿园已经建成,就坐落在小区南面,“将来这里的孩子上幼儿园走路就能到,很方便。”
小区周边的短浜路、短浜北路已提前完成通车,作为配套设施,为将来村民出行提供了便利。
不仅如此,花园岗和苑小区在公共空间布置上,真正让村民有了“家园”的感觉。拱墅区城中村改造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因为安置小区邻里之间都很熟悉,老人们喜欢聚在一起聊聊天,”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小区公园里修建了凉亭和休闲座椅。“这些在今后日常生活中将是利用率最高的,是真正能加强邻里交往的宅间绿地配套设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