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宣传内容很美好 实际情况很糟糕 买宠物医保要长个心眼
2019年06月14日 09:23:49 来源: 青年时报 黄成宇

  一些科技公司通过公众号、小程序以售增值服务为名违规销售保险

  宣传页面上的承诺对消费者很有吸引力 实际却藏了不少消费陷阱

  宠物狗疑似骨折需要确诊,宠物医院建议做核磁共振且报价3000元,这个收费价格是人做核磁共振价格的4倍。宠物医疗费用贵,宠物医疗存在的过度医疗、骗保等等现状,导致了不少看好宠物医疗保险的保险公司推出了一些险种后又草草退出市场。6月10日,时报刊发的《宠物医疗何时规范》报道引起了养宠读者的关注。有读者告诉记者,市面上还存在一些商业平台推出所谓的宠物医疗增值保障服务,看上去覆盖病种比保险公司的险种更全、定点医院更多、投保门槛更低,靠谱吗?

  记者顺着读者的线索进行调查发现,这类所谓的保险存在的问题更多。

  120元打了水漂 投诉无门花了冤枉钱

  “一年保险费用只要120元,最高可以报销5000元,支持宠物全病种报销,还包含了绝育。”做淘宝生意的小权,曾通过手机网购了某商业平台推出的“宠物医疗保险”。在他看来,花不多的钱享受比保险公司更齐全的服务,自己就像捡了大便宜一样。不料,当他带着宠物猫看完病后,按着当初所购保险的流程,拿着宠物看病的发票走报销流程时发现,该平台的客服联系不上了。

  于是,小权在朋友的指点下,电话联系了监管保险公司的政府机关——银保监局,对方告诉他,他购买的并非保险公司推出的保险,所以不在他们受理管辖范围之内。小权紧接着又拨通了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同样吃到了“闭门羹”。“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人的衣食住行引发的消费才在投诉范围内,宠物的没法管。”

  眼看投诉无门,小权在网上搜索了该平台公司的全称,发现这是一家网络科技公司,经营范围内并不包括医疗保险,与宠物相关的经营范围只有两项:宠物信息咨询(除诊疗)、非医疗性宠物健康咨询。

  “也就120元,就当买个教训吧。只是我想不通,难道这样的事情真的就没政府部门来管吗?”钱不多,说起自己的这次消费经历,小权至今仍是有些怒气。

  宣传内容很美好 实际情况很糟糕

  与保险公司的宠物医疗保险相比,这些公司在销售业务上的宣传真的很美好。

  “最高报销90%治疗费用……”在这些非保险公司的公众号宣传页面上,向消费者传递着正规宠物医疗保险的讯息,页面上也有“医保”字样。从宣传内容来看,在平台上为宠物投保,不要求宠物事先提供详细的体检情况,个别公司甚至开放所有病种,连绝育都在理赔范围之内。

  记者在一款产品中看到,宠物主只需花398元就可以最高获得10000元的理赔金,单次最高理赔限额1000元,理赔比例达到了60%。记者拨通了客服电话时,电话那头的说法是:“我们提供的是‘宠物医疗增值保障服务’,而不是保险。”对于记者咨询的理赔事宜,客服说得都很好。按他们在电话中的介绍,养宠人只要带着宠物去一趟医院,以目前动辄上千元的宠物医疗费,一次理赔就能将一年保险费用赚回来。

  “现在宠物医保这个行业比较混乱,这些公司打着增值服务旗帜,做着保险的事,顶着超高的赔付风险,无非就是为了做流量、积累用户,就像以前打车软件刚刚推出的时候,让利是实实在在的。但是目前市场这么混乱,又有多少公司能够存活下来,又怎么确保你购买的增值服务能长期有保障呢?”一位在保险公司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人员分析道。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微信公众号客服能沟通的平台,他们标注的客服电话已成空号。记者询问其中一家存在此情况的平台微信客服,这是怎么回事?对方表示讶异,之后便再也没有回复记者了。可是,这些平台销售、支付页面仍然是存在的,也就是说,若有消费者不知情,钱是能正常付出去的,等理赔时却很有可能“打水漂”。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告诉记者,“如果是与宠物医院合作提供增值服务的模式,公司的收入主要是依靠医院的‘返点’和消费者购买的服务费。”也就是说,一些自身实力不够的公司,往往会给消费者指定宠物医院报销,范围往往比较狭窄,而消费者收到所谓的“理赔款”,只不过是该公司指定医院从消费者的消费中,返点给公司后,再分出的一部分而已。

  行业监管空白 消费者基本要有倒霉的准备

  一家网络科技公司能够从事保险销售吗?记者查询了相关政策,早在2015年,我国国内放开TPA(医疗保险第三方管理公司)标准,降低了保险、类保险创业公司的准入门槛,市面上围绕“宠物医保”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创业项目,有些创业公司推出了手机应用程序,有些则是以小程序、公众号的形式呈现。尽管如此,非保险公司还是不能直接销售保险。

  “他们现在的做法是‘打擦边球’。”某保险公司的从业者说,“这样的公司太多了,今天还有一家公司来找我们合作,说一起推出宠物医保。他们如果找不到保险公司作背书,就自己推增值服务。这两年,这样的公司一茬又一茬。如果倒闭了,第二年可能还是这拨人,换个名称又来了。”

  这位从业者说,由于宠物医疗行业尚处混乱阶段,不少中大型管理规范的保险公司并不愿意冒险做这一行,因为如果真得如宣传中所承诺的,那对养宠人来说真的是“一次理赔就能赚回一年保费”,这样的话,保险公司很亏本。所以,在他看来,如果养宠人真的买了这种增值服务,那么基本上就要做好倒霉的准备,“别看App宣传界面介绍中那么光鲜亮丽,他们说不做就不做了,太常见了。”

  浙江南方中辰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树杨说:“从服务的内容来看,这类公司所做的业务就是卖保险,银保监会应该要管。现在政府部门说不管,那么,消费者就要在购买的时候多留心,只能加强自我保护。”他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服务前首先要了解这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如果发现超出了公司经营范围,在发生纠纷后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如果未超出经营范围,则需对合同的免责条款、双方责任义务看仔细,并保留“证据”,有必要时,带着相应的合同起诉到法院。“平台上购买时,把电子合同截图保存好,别等到了需要提供证据时,连个合同都没有。”

标签: 保险公司;宠物医疗;保险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宣传内容很美好 实际情况很糟糕 买宠物医保要长个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