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处于最后的脱壳期,最快9月10日爬上杭州人的餐桌。
浙江在线8月22日讯 眼看着中秋一天天近了,朋友圈有新段子上线——混得好不好,这两个月就能看出来:一看月饼,一看螃蟹。不过,王氏水产创始人王志强发现,当80后、90后成为了家庭消费的主力军,大闸蟹已经成了基于消费升级需求的家庭餐桌新构成。
“同比去年中秋前一个月,目前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去年同期的两倍。”王志强告诉记者,在购买大闸蟹这件事儿上,今年的整体市场反应超过了预期,可以说相当好,这段时间以来,吃货们的“购蟹力”一路走高。
首当其冲的原因是,螃蟹从质量来说要好于往年,价格依然平稳。“得益于今年的气候不冷不热,目前处于最后的脱壳期,预估成熟后的个头会比去年大30%。”此外,在王志强看来,大闸蟹热销的背后,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应消费升级趋势,今年王志强对大闸蟹进行了更加精细化养殖管理。
王志强介绍,一只蟹从幼苗到上桌成为一道美味,一关关“打怪升级”。首先挑选6.0两以上公蟹,4.0两以上母蟹作为种蟹,在咸淡水交汇处的崇明岛培育蟹苗。此外,“蟹大小,看水草”,通过水草种植让螃蟹赢在起跑点。从中期开始,不采用合成饲料,直接投放小鱼、小虾等天然饵料。“常规的养殖每亩投入在3000~5000元左右,而王氏示范基地的投入却达每亩7000~8000元。”王志强透露。
经历大约8次脱壳、180天的生长周期后,今年9月9日这批螃蟹开捕。此后将经过蟹农、挑蟹师、绑蟹阿姨、店员等四道筛选,按照这样筛选标准,每10只蟹中只有一只能拿到门店“入场券”。
今年吃蟹季,王氏还升级了品质把控环节,创立自己的专属防伪机制。每一规格的螃蟹,对应每一个颜色防伪锁扣、每一型号礼券、每张门店鱼缸规格公示牌,环环相扣,杜绝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我们想通过自身实践,提升大闸蟹消费品质,拉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王志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正处于“觉醒”阶段。比如,今年金华地区大闸蟹消费很火爆,增速甚至超过一线城市,成为拉动“大闸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