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忠 摄
这个夏天,杭州东站又创下了一个历史新高——今年暑运,该站累计完成旅客发送1364万人,首次位列长三角地区车站暑运客发量首位。
如果说入城口是城市的一张名片,作为杭州最重要的一个入城口,“钱江潮”造型的火车东站,无疑是杭州乃至浙江最大气和国际化的会客厅、不折不扣的城市“首印之地”。
谁能想到,如此现代化的亚洲最大的综合性客运枢纽,28年前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过路小站”,每天只有4对列车经过,日均客流量2000多人。1990年,为配合钱江二桥建设,江干区彭埠新风村和笕桥弄口村区域被选为临时过渡的火车东站,也就是现在杭州东站的前身老东站。
2010年1月19日22点55分,从上海南开往南昌的K287次列车缓缓地驶入杭州东站,这是杭州火车东站的最后一趟列车。迎接它的,是一场破釜沉舟、推倒重来式的改变。2006年,杭州提出的“决战东部”发展战略,其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拆除老东站,修建新东站,在原址上建一座世界级的交通枢纽。
“真的是世界级。”作为第一批进驻新东站的行车人员,车站值班员马剑说,新东站在规模上,车场由原来的7台7线扩建为15台30线,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
它带着使命而来:是接轨上海、连接苏南、辐射浙江各地的中心节点和桥头堡,是全国铁路九大枢纽站之一,被誉为中国高铁1.0版本的“收官之作”,也是亚洲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建筑面积达134万平方米,东西跨度1000余米;沪昆、沪杭、杭甬、宁杭、杭长、杭黄等多条铁路线交汇于此,汇集高铁、普铁、专线、地铁、公交、出租车、航站楼、公共汽车站等,多种交通方式和配套服务设施集于一体,真正实现了立体无缝交通换乘。
夜幕降临,东站更是一座火树银花“不夜城”。白色和暖白色的色调,仿钱江潮波浪的灯源布局,衬出了火车东站的精致大气。
在这座交通枢纽里,最靓丽的风景线,莫过于人人都是服务员:执勤巡逻保安,随身佩戴“温馨服务包”穿梭其中,内有针线包、指甲钳、风油精、创可贴、透明胶带等日常小用品,可以第一时间满足旅客需求。穿着红马甲、戴着红帽子的志愿者如同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始终热情饱满、面带微笑,随时为旅客答疑解难。
不过今年,东站又有了新的变化——
6月28日,省委改革委第四次会议上进一步明确,要把推动杭州火车东站服务大提升,作为“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场所延伸扩面的当头炮。
比如为了有效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 让忘带身份证的旅客实现快速补办,东站特地调来了2台临时身份证自助机,“3分钟办证、1天有效”,大大方便了旅客出行。此外,今年10月,东站铁路换乘地铁,还将开启“免检模式”,真正实现无缝换乘,再也不用拎着大包小包过安检了。
对标国际化,未来的东站,不仅要让旅客出行更便捷更安全更舒心,更要成为体现杭州城市发展水平、文明程度和温暖“热”度的重要窗口。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