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重温,使命担肩,主题教育正当时。如何将主题教育和办好民生实事相结合?上城区的做法是,以问题为导向,刀刃向内,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同完成市委“六大行动”和区委“八大重点”工作等各项任务相结合,确保主题教育见实效。
一场践行“新时尚”的垃圾分类,如今像股热潮向各大城市涌去,对城市管理者而言更是一份民生新问卷。昨天,上城区举行了一场“党建双强”助推全区垃圾分类比武推进大会,6个街道同台打擂,在垃圾分类攻坚战中交出了各自的答卷。
杭州是全国首批8个生活垃圾收集分类试点城市,早在2010年3月,上城就率先试水垃圾分类,9年来全区未停止改革和创新的脚步,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初显——2015至2017年,上城生活垃圾“三化四分”考核成绩连续三年位列全市第一;去年,“五废共治”考核成绩位列全市第二,并被评为2018年度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区。
新修订的《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从8月15日起正式实施至今已满一月,上城作为中心城区,快速行动,全域推进,把做好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大举措,不折不扣、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当下,上城又创新提出“三定三服务”的垃圾分类方案,主动对标上海等城市,“绣花”一样全面提升各项工作的精细度精准度,努力争做全市乃至全省生活垃圾分类的标杆和样板。
高标准打造示范点 使“盆景”变“风景”
昨天上城区垃圾分类比武的第一站,是清波街道的孝子坊,被人称为垃圾分类“网红小区”。一条150米长的小巷子,住着36户居民,得益于“21天垃圾分类习惯养成行动”,这里的垃圾分类已经实现居民参与率百分之百、正确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孝子坊的垃圾分类做得好,离不开基层党支部的引领作用。社区党支部组织骨干党员、热心居民共同组建了小区垃圾分类自管会,负责小区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和日常检查。“充分挖掘居民当中的党员骨干、楼道长和居民骨干的积极性,在小区里推行垃圾分类自治制度。在他们的监管和鼓励下,居民的参与热情和自觉性被充分激发出来,成效喜人。”清波街道相关负责人说道。
近期,孝子坊又有了新动作——小巷白色的墙壁上画上了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墙绘,左边除摆放着4个垃圾桶外,还有一些“黑科技”,包括垃圾智能回收柜和二维码发袋机。
前者主要针对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进行一键式智能回收;后者则实现了垃圾袋领取的实户制,便于追溯分类问题的源头。更贴心的是,分类投放点还加装了洗手池,让居民在分类时不怕弄脏手。
除孝子坊“21天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法”外,还有湖滨垃圾分类“实名制”升级版、小营“党建+垃圾房承包责任制”、望江街道“房长制”、南星定时定点投放、紫阳“家宝兔”回收等等,上城各街道已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垃圾分类模式,“盆景”渐渐变“风景”。目前,全区381个生活小区约15.4万户家庭参与垃圾分类,生活小区分类覆盖率100%。共建成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4个、市级示范小区25个、智慧分类小区30个、“垃圾不落地”小区42个。
多管齐下建平台 构建全程分类体系
望江街道锦都世家小区,是上城区垃圾分类比武的第二站。
该小区共有4幢楼房7个单元261户人家,其中外来人员占80%。由于人员流动性大等原因,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热情不高,效果不明显。去年2月,望江街道引进了第三方服务企业的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全新打造锦都世家智慧特色分类。
首先,管控垃圾产生源头。小区居民凭卡,可免费领用一黄一绿两只垃圾桶+黄绿两种垃圾袋,并告知垃圾投放时间,垃圾袋上印有二维码,由第三方服务企业人员抽查形成大数据。
其次,控制垃圾分类过程。第三方服务企业发放垃圾分类积分卡,居民丢弃垃圾时需要扫码才能打开垃圾箱投放桶,丢弃正确给予积分。
后续管理上,则采用积分奖励模式。另值得一提的是,小区一角还展示了用易腐垃圾做成的有机肥料种植的绿色植物,居民可以认领植物,也可以把有机肥料拿回家自己种植,大家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垃圾分类的好处,做到废物利用。
设备投放以来,锦都世家小区的垃圾从1.4吨减量为0.5吨/天,其中易腐垃圾减量20%,成效明显。
孝子坊和锦都世家在垃圾分类源头减量上都下了很大功夫,但这只是第一步,后续包括收集、运输、处理、再生等环节同样至关重要。在上城,一套从前端投放、收集、转运,再到末端处理的垃圾分类和处置模式也已逐步形成。
比如前端重减量上,开辟了12条垃圾清运专线,其中6条易腐垃圾清运线,推行建筑、园林垃圾就地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泡沫垃圾、快递垃圾专项回收等措施,每年减量生活垃圾3万余吨;中端重细分,去年上城提升改造57座破旧垃圾房,今年已基本完成垃圾分类系统建设,完成50个破旧垃圾房改造项目;后端重处置,目前上城共有从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18家,全区去年回收再生资源7.1万吨。
同时还将开启垃圾分类大数据模式。包括建设垃圾分类数据平台,依托现有智慧城管平台等技术,将全区垃圾房等硬件设施、垃圾管理员等管理信息以及垃圾流动等动态信息,全部纳入垃圾分类数据管理系统。上城区城管局则将以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通过在垃圾桶、房等垃圾投放点位旁边加装固定监控,试点“非接触性”执法等方式,加大对垃圾不分类行为的执法力度。同时,从9月开始开展为期100日的垃圾分类专项整治活动。通过执法中队进小区、进企业、进校园,驻点垃圾分类投放点,检查垃圾分类,加大对垃圾不分类行为的处罚力度。
顶层设计 打造“三定三服务”的上城方案
在走访了两个现场点后, 6个街道进行了擂台比武,各自展示了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亮点和成效。可以看到,经多年实践,上城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初显,这源于在强有力的宣传引导下垃圾分类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更源于垃圾分类从理念到实践过程中精心规划、用心引导以及耐心的坚持。
下一步,上城还会有什么新动作?
据介绍,结合“三化四分”的具体要求,该区计划全力打造上城区垃圾分类“三定三服务”方案。“三定”指居民小区定时定点投放、商业街区定线收运、属地街道定量考核,“三服务”指宣传指导分类服务、小区环境美化服务、企事业单位定制服务。
“三定三服务”把握“投放、收运、处置”三个环节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三个目的。其中,“居民小区定时定点投放”即优化居民生活小区垃圾投放点,实行定时定点投放和清运垃圾;“商业街区定线收运”即商业街区按垃圾类别按线清运,如易腐垃圾“音乐线”、低价值回收(旧衣物)清运线。同时,采购第三方服务,做精做细垃圾分类,打造全域化全品类回收平台,实现可回收物的精细分类和收运处置。“属地街道定量考核”即按街道收运垃圾,实现垃圾不出街道。
“宣传指导分类服务”即一方面社工、志愿者、党员等通过入企入户宣传指导垃圾分类,扩大垃圾分类人员基数,提高全区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和准确率;另一方面垃圾分类督导员每天早晚在垃圾房、垃圾桶等垃圾投放点位进行劝导,督促垃圾分类。“小区环境美化服务”即通过垃圾房提升改造、大件垃圾、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统收统运等措施美化小区环境,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企事业单位定制服务”即按“单位(个人)有要求,政府有回应”的原则提供垃圾分类服务。同时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垃圾按量收费。
高质量推进垃圾分类施行,不是坐而论道,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场持久战,城市管理者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精细善治的智慧,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才能有力推动垃圾分类向好发展。接下来,上城将继续把做好垃圾分类作为事关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作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内容,真正把这件实事好事,办实办好办出满意度,持续推进生活品质标杆区打造。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