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0日讯(记者 沈晶晶 马赛洁 通讯员 蒋奇 郑文涛)这两天,千岛湖来了不少大咖,两院院士、智库专家、联合国环境署顾问,可谓高朋满座。
远道而来,为的是参加首届“千岛湖论坛”,也为9月浙江省正式批复同意设立的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鼓鼓劲。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1000多万人口的大水缸如何保护?听听论坛上专家怎么说。
保护的力度只会越来越大
千岛湖近年来的保护成绩,有目共睹。据淳安县2018年度环境质量公报:空气质量实际监测天数357天,优良率92.7%;总体水质符合Ⅰ至III类标准,湖库断面Ⅰ类水占比66.67%。
但取得成绩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水质也面临了不少难点。中科院院士、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江桂斌认为,面积580平方公里的千岛湖,虽然在全国淡水湖泊中只排到15位,但蓄水量达到178亿立方米,并列排名第七位,在长三角甚至全国水资源安全与保障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保护状况相比阳澄湖、洪泽湖等东部区域湖泊较好,但与西北、西南部分水体相比,仍有提高空间。”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前联合国环境署巴黎办公室主任拉杰德拉·山地在接受天目记者采访时提到,与非洲的维多利亚湖、北美的苏必利尔湖等湖泊相比,千岛湖属于人工湖泊,这意味着它的生态自净能力相对不足,生态系统相对脆弱,但目前由于46万县域人口的生存、发展问题,千岛湖周边还存在不少养殖、旅游服务产业,对水体保护形成了压力,“作为人工湖,千岛湖的保护更依赖于人类,特别是本地人的力量,一方面需要加快观念转变,另一方面可以吸纳北京、上海甚至世界水环境保护技术,建立全球保护联盟。”
随着千岛湖逐步从风景旅游地转变为备用水源地,再成为现实水源地,每年要为杭州、嘉兴1300万人口提供9.78亿立方米饮用水,它的保护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减弱,已成为共识。
但如何保护,有专家觉得要加大预警监测,也有人认为要从产业入手,从源头做起。
论坛现场。沈晶晶摄
要规划新的空间格局
“世界大部分大型湖泊,都有知名的水环境研究所,每年都会发布新的报告,提供新的思路,在这方面,千岛湖有所不足。”论坛上,江桂斌与联合国环境署顾问海德罗·费德勒不约而同提到。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3年,淳安就出资1000万元委托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建立了一套水质监测和预警系统。
但世界不少知名湖泊的监测,早已从水质本身转变为整个生态系统。以北美五大湖为例,监测指标涉及滨海湿地植物群落、沿海沼泽人口弹性调查、侵入性物种边界、土地覆盖层变化、物种空间分布均匀程度、景观生态特征等。
显然,千岛湖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此次论坛上,淳安与中科院进一步合作,计划建立中国首个渗水湖泊水质水华预测预警平台、首套藻类细分剖面浮标,构建基于水文水动力模型基础上的千岛湖生态模型,“这将弥补国内空白,为研究千岛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及其环境要素提供大量科学数据,为生态防控提供重要保障。”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说。
记者注意到,除了监测预防这一热点,论坛上不少专家、政府官员还提到一个新词汇——深绿产业。
“虽然生态环境状况全国开始好转,浙江显著好转,但是由于人们需求的上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担子一点都没有减轻。” 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认为,今天为了保护原生态环境,让46万人口迁移显然是不可能的,淳安不可能选择“只保护、不发展”的路径,只能选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
他将“绿色发展”分为两个阶段,浅绿色发展大多就环境论环境,认为环境问题可以通过先进技术解决,而深绿色发展则基于整体性思维和系统性观念,认为制度先于技术,具有决定性意义。
“必须从深层结构上考虑发展问题。”针对淳安当前生态农业、健康养生等产业发展状况,沈满洪特别指出要推进“多规融合”,调整产业布局,主动由“临湖开发”转变为“后靠发展”,将经济中心向北靠、向西移。
千岛湖风景。
跨省域保护发展还需探索
不久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一条太浦河贯穿示范区,上游为吴江、下游是青浦和嘉善两地的水源保护地,一个淀山湖是点缀示范区的明珠。
基于这样的地理特征,长三角地区给了这一示范区“创建生态价值高地”的独特定位。
而千岛湖作为长三角重要生态涵养区与杭州、嘉兴重要水源地,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就在9月,浙江省批复同意成立“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
两个区,有何不同?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背景下,千岛湖保护与发展需要作何改变?记者也针对这些问题,专访了沈满洪。
在他看来,两者的定位与功能并不完全一样,“由于长三角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近,有能力出台一致的水环境、大气环境保护标准,有基础实施企业招商引资中准入门槛一致化,有条件实现生态文明制度一体化。成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就意味三省一市正决心打破行政藩篱,采用一样的力度、一致的手段去推动生态保护、环境标准一体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而对于成立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沈满洪认为,这是基于长三角区域中,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优势与经济发展优势融合的考量。
“当然我们知道,千岛湖的集雨面积60%来自安徽,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还涉及到浙皖如何共抓大保护的问题。”沈满洪说,自2012年开始当地已经建立起了跨省的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接下来应该进一步提炼好经验、好做法,并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产业空间系统布局、管控监测一体化等方面进行探索,形成全国样本和示范。
未来,淳安重点发展什么产业、在哪里发展,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